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艺术圈>书画家

追忆著名书画家王兰若:百年人生付丹青

2016年11月14日 15:28 来源:揭阳日报作者:


blob.png

人物简介:

 

  王兰若(1911~2015),当代著名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原名王勋略,别号爱绿草堂主。精山水、花鸟、人物,其兰梅竹菊,鳞甲水族称绝于世。风格清逸隽秀而浑厚,百岁之后画风尤为一变,大气磅礴而笔墨神妙。

 

  1901年出生于揭阳市,20世纪30年代求学于上海美专国画系,师承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诸乐三等。1947年在曼谷、新加坡、槟榔屿、吉隆坡等地旅行写生,举办画展,蜚声南洋。长期在潮汕地区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学生中多名成为中国画坛中重要人物。先后在国内各地及美国、法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举办画展。出版个人作品集十余部。多幅作品为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收藏。向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汕头博物馆等捐赠书画作品;2011年荣获汕头市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王兰若》。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汕头文联名誉主席、汕头画院名誉院长、汕头美协名誉主席。


 blob.png

 

 狮峰书院由王兰若及其家人无偿捐建

 

  粤东画坛耆宿、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王兰若逝去已一年,而他生前筹建的狮峰书院已卓然屹立于炮台塘边4村狮山之麓。书院古色古香,青苍环绕,庭有翠竹婆娑,芝兰吐幽,游人进出往来,孩童三五成群围坐捧书阅读。同时,由王兰若之子王璜生策划、主持的 “狮峰书院文化论坛”也正成为潮汕学界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的一个“高端讲堂”。“狮岭书院是爸爸亲自选址的,院名也是他题写的。”王兰若之女王种玉向记者介绍道。

 

  回顾王兰若的百载人生,犹如一曲充满正能量的交响乐。他成就卓著,留下了大量享誉海内外的精品画作。他桃李满天下,多名学生成为中国画坛中重要人物。他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不断开拓艺术的新境界。他淡泊名利,慨然将自己的作品无偿捐赠给国家……无论是从艺还是做人,其身上散发出来的芝兰之气仍能穿越时空,带给人们无尽的启迪和思考。斯人远游,但他留下的无形的精神财富仍将传之于故乡,反哺于父老,延续于后人……

 

  画坛耆宿 一生痴情尽付丹青


 blob.png

 

 王兰若出生地“书斋围”

 

  王兰若于1911年出生在揭阳炮台塘边四村“书斋围”。受重学崇文的家庭氛围影响,王兰若10岁时就决定终生习画。上世纪20年代初始,王兰若先是课余从乡贤林芙初先生习画,临摹《芥子园画谱》,继之又求学于桃山深秀先生和揭阳孙裴谷先生。1933年,23岁的王兰若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深造,先后得到刘海粟、黄宾虹、诸闻韵等名师的指导。1935年毕业后,因家庭需要,王兰若回到了家乡,从事绘画创作及美术教育工作,化育一方英才,培养出了方楚雄、王璜生等广东画坛的重量级人物。

 

  王兰若是一个画坛的多面手。他不仅擅长花卉,尤以兰花著称,而且还兼擅山水、人物,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全能画家。用著名画家陈政明的话来说,他“艺术修养全面、功底深厚,画面笔墨变化无穷,已达到神妙的境地”。在他的花鸟画中,兰花、墨竹、神仙鱼等题材成为他的绘画符号。其运用水墨的技巧与独具匠心的写意风格成为广东传统绘画的一种典范。九十年代后期到21世纪以后,运笔极为老辣、苍劲,人画俱老,渐臻化境。百岁以后,王兰若更是笔耕不辍,所绘兰石、花草,均苍润遒劲,别有一番风味。


  王兰若一生跌宕坎坷,但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能心无旁骛,坚持作画。回看王老各个时期的作品,始终贯穿着清新、乐观、向上的气息,即使是身处逆境,他所作的画也都是积极健康,表现真善美,生机勃勃的。他曾说:“余爱画野生兰之潇洒活泼,花繁叶茂,神旺气足,悬崖饮露,以日月为友,任风吹雨打,霜欺雪压,怡然生于高山崖阴,根固叶茂,花雅气清,经久不凋,堪称天下第一香。”他的艺术风范,就如他喜爱的兰一样,高洁芬芳,香远益清。在上世纪50年代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英德矿山劳动期间,王兰若捡来工地的水泥袋洗干净,当做速写本,坚持作画;1970年全家被遣返回乡,身居破庙,鼠蚊成灾。但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王兰若竟然创作了《四时景色长卷》。宁静、悠远、纯粹的画面中,柔和而生动的线条和色泽点染出四时博大沉静的山水。“即使在人生最惨淡的时候,他对生活、对艺术都保持着积极的态度。”王种玉告诉记者:“父亲总说,画画的人心情最好,因为在画画的时候,你心里想的都是美的东西。”

 

  赤子之心 捐赠作品筹建书院


blob.png 

  

“狮峰书院文化论坛”致力打造潮汕学人的“高端讲堂”

 

  “他没有什么功利心,一心专注于画画。始终用一种很平和、很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与人生。由于出生于农村,他一生都保持着俭朴的作风,吃的、住的都很简单。他对作画环境也不苛求,无论多恶劣的环境他也能画好画。”王种玉说。正是这样一位质朴的老人,在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承担起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他先后向广东美术馆、汕头博物馆、广东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潮州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等慷慨捐赠自己的精品力作。汶川和玉树地震后,他主动挑出自己的精品义卖,将所得捐赠灾区。“每次捐出去的画作,父亲一定要挑选自己得意、满意的作品,不会随便拿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应酬,他非常地负责。”王种玉告诉记者,对于王老无偿捐赠作品的义举,全家人都很支持。他们认为,把作品捐赠给国家,更有利于作品的系统保存和艺术的传承。“作品捐赠给国家,可以作展览、研究之类的用途,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更有利于艺术的传承、弘扬。”王种玉告诉记者,他们还准备明年再向中国美术馆捐出一批王老的作品。

 

  王兰若对于自己生长的故乡,同样充满了眷恋,并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倾注自己的心力。苏六娘故居的门匾是他96岁时亲手所书。因跌倒而致脑部损伤后,他还提笔为“炮台文化活动中心”题写名字。104岁之时,他还亲自回到塘边,择址建设狮峰书院。“父亲百岁之时,乡人都很高兴,提议为他建一个‘百岁亭’来纪念。但我父亲认为这样做没有意思。他觉得应该做对家乡、对社会有用的事才有意义。”王种玉告诉记者,家中先祖曾在村里建了3栋书斋,并请塾师教乡里子弟。王老深受影响,并深感地方文化教育的重要,为塘边村新建一座书院、传承发展文化是他多年的心愿。狮峰书院工程于2014年10月筹备建设,王老不仅带着家人多次勘探现场,过问书院的设计,还亲自题写院名,令众人十分感动。

 

  据了解,狮峰书院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投资380多万元,由王老及其家人无偿捐建。书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李毅设计,建筑风格以潮汕民居与江南园林等为基本元素,融合参化,兼顾形式美感与实用功能于一体。配备有展览室、图书室、创作室和接待室。漫步于狮峰书院,可见王老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以及其夫人黄文凤的手笔。图书室里有王兰若等名家的画集、科普读物、儿童读物等数千册。自去年年底建成后,书院免费对外开放。

 

  “我们希望狮峰书院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传播、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场所,为潮汕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让更多的潮汕青年学人能在这里开阔视野。”王璜生告诉记者, “狮峰书院学术论坛”于今年2月开启,第一讲由王老的孙子,北京大学历史研究系研究生王尔主讲《中国书院史上的三种演变》,体现的便是一种传承。此后,则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并将相关课题结集。还计划策划展览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王潢生和王种玉表示,作为王兰若的子女,他们将坚守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力求将先人的艺术与文化传承下去。


blob.png 


  王种玉、王璜生(左三、四)介绍王兰若的代表画作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