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艺术圈>书画家

疾学在于尊师——孙裴谷与刘昌潮的师生关系

2016年10月31日 23:05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孙淑彦



刘昌潮


  2017年是不烦斋主刘昌潮画家诞辰110周年,画家的后人刘家骥先生等拟从2016年起以举办画展、出版画集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弘扬不烦斋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家骥先生命写短文,怎么写,很难着墨。不知什么灵机一动,抓到《吕氏春秋·劝学》这句话作题。刘昌潮画家是上世纪50年代后国画名家,他的老师孙裴谷先生是民国岭东书画坛的一面旗帜,他们的艺术成就,宜在宽敞明亮的报告厅中演讲才能彰显,而这些早为读者耳熟能详。

 

  孟子说:“不贤识小。”我自居不贤,撷取些小事,说说他们数十年的师生关系,重温名家的人格馨香。

 

  91年前 成入室大弟子

 

  奠定孙裴谷先生在潮汕民国画坛的重要地位,不仅是书画艺术成就,当时,潮汕书画史处于转捩期,他上而师承闽派、海派的艺术;中则团结周围的艺友一道探索;下则培养一大批后进人才,为潮汕书画艺术打开新局面。

 

  1924年孙先生执教美术于潮阳六都中学时,在学的刘昌潮成为他的入室大弟子。这是引导刘昌潮进入绘画艺术门槛“芝麻开门”的咒语,并结下数十年师生情缘(孙收画弟子自此始,时孙33岁,刘17岁)。中国自来遵循“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文公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昌黎集·师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自家的努力,刘昌潮终于成为名家。刘对老师的敬重,不因地位和环境的变迁,都一以贯之。

 

  1925年某个星期日,刘昌潮携画作到揭阳孙府求教,“刚进门,孙先生向我介绍说:‘这是你的新师弟邱英杰’……孙先生多次对我鼓励说:‘你与英杰之成当可待矣’。”(刘昌潮《为民躬艺的一生》)邱英杰即邱及(1910—1984,揭阳人),后来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学院副院长等职。著有《仲推画集》《红尘集》《南离子邱及》等。孙先生慧眼识英才,果然刘、邱都有成器成材。

 

  1929年夏,孙先生到汕头设裴谷山人画室,在《汕头日报》刊登“裴谷山人绘画润例”,开始以卖画为生。年底,在上海美专读书的弟子刘昌潮、邱及,私下认为老师长期居住潮汕,艺术视野有局限性。与上海的师长王一亭、潘天寿等名家商谈邀请孙老师到沪交流,然后再请老师赴沪。在沪期间,由两位学生引见,拜会名画家王一亭、谢公展、张善子;又广交潘天寿、王个簃、诸闻韵等人。在沪居住四个多月后,1930年夏回汕头。同年10月,王个簃、吴东迈等沪上名画家来汕头拜会孙裴谷,互赠书画作品,相互探索艺事,其乐融融。数十年后,刘昌潮在纪念同门师兄弟邱及的文章中,仍津津乐道此事。(刘昌潮《为民躬艺的一生》)

 

  幸有刘、邱上海之邀,孙先生才有艺术的转型。谢公展、王一亭等海派大师怎样评价、诱导他,无从得知。与他差不多同龄的画家诸闻韵、潘天寿对他很客气,挥毫酬答。潘天寿很有见地赠送一句话:“画须在淡中见厚,艳中求古,学问中见格。”恰好击中孙先生绘画的要害,含蓄地指出他画风的不足。孙先生没有囿于陈见,固步自封,把自己局限在取法一家一派的浅窄圈子里。他领悟潘先生这话的内涵,敞开胸襟广采博收,转益多师。经过一番痛苦的蜕变,终于画技大增,特别是改造了淡薄和艳丽。从日后的《渡江图》(1934年)和《十八罗汉》(1940年)看,笔墨凝重而趋于奔放,线描简练而别有韵味,更多注重抒情和讲求意蕴,海派技法在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秋江独钓图》《鸟不知名图》都是笔墨奔放,浓淡干湿有微妙变化的作品,“淡中见厚,艳中见古”的境景已经达到(孙画俱见《孙文斌珍藏师友画集》)。在稍后出版的《岭东名画集》中,吴子寿评价孙裴谷说:“英姿卓荦,涉笔超隽,名重岭表。收藏颇富。古今画法无不体会入微,飞潜动植,俱极灵逸之妙……去岁复与沪上白龙山人诸名宿游,术益精进。”古贤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明唐甄《潜书·讲学》)从孙先生的虚心向前辈学习,真诚团结同龄艺友,热忱教授后生,知他以这八个字身体力行。而弟子刘昌潮在往后数十年间的行事,也如此。这对于艺人来说,很可贵。

 

  86年前 首次师生联展

 

  1930年冬,刘昌潮在上海美专毕业,执教于揭阳一中,孙(39岁)与刘(23岁)师生首次在家乡揭阳举办《师生联展》。这时,孙在潮汕已是颇有名气的画家,刘刚从学校毕业,崭露头角,师生联展,自然老师对高足有提携之意。

 

  1931年春节,孙先生夫妇在汕头百扇斋接待艺友、学生,艺友有陈昌龄、高振之、黄史庭、范昌乾、陈墨夫,学生有刘昌潮、孙文斌,酒后兴至酣笔合作《岁朝清供图》中堂(裴谷神仙、昌龄五福、振之福寿、昌乾百合、墨夫富贵、琼华大吉、昌潮灵芝、文斌腊梅,最后由黄史庭题识),是一次友好的书画酒会。最高龄的是高振之,73岁,年轻的刘昌潮24岁,最少是孙文斌,17岁,“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自由发挥,各擅胜场。这对于年轻艺人是艺术的磨练。不久,孙先生又与弟子刘昌潮合作《骏马图》,刘写竹,孙画马并题七绝一首:

 

  西风归牧曲江头,万斛征尘付水流。

 

  闻说神州方鼎沸,林泉可许任勾留?

 

  诗后跋为:“民国二十年春,昌潮仁棣写竹,裴谷山人写马并题。”继之,老师又造达摩像,由学生补树石成《达摩面壁图》。后来这二件合作品都印于《岭东名画集》中。

 

  同年夏月,孙先生与黄史庭、高振之、杨栻、范昌乾及诗人吴子寿诸艺友在汕头小公园海天别墅组成“艺涛画社”(亦称艺涛研究社)。并以社友为主在汕头举办展览,事后编成《岭东名画集》,选艺友和学生11人(计孙裴谷李琼华夫妇、高振之、黄史庭、陈墨夫、杨栻杨棫昆仲、李君可、范昌乾和刘昌潮、邱及两位后辈)的作品19幅,由汕头文华美术图书公司刊行。诗人吴子寿作序,高度评价说:“吾知他日岭东画家作品,抗衡于域中,将必以是集为蒿矢,而续衍于无穷矣。”

 

  也是在这一年,揭阳县府拟建平民教养院,孙先生应政府邀请,与夫人李琼华和刘昌潮、邱及等学生举办画展,将画作200馀幅公开出售,得大洋2700多元,为建教养院之用。明年,又与黄史庭、陈墨夫、高振之、刘昌潮、李琼华等在汕头举办国画联展。

 

  孙先生喜奖掖后辈,或联合举办画展,或与弟子合作,或为弟子画作题字,都是用自己的影响力推进后辈的知名度。如1935年为弟子孙文斌题《素秋图》二首,在跋中说:“文斌此作直入复堂(即扬州八怪之一李觯)之奥,来日不可限量,勉之勉之。读竟为书旧作二绝补空。乙亥夏裴谷题。”1944年清明节后,与同避难于兴宁的高足王兰若在兴宁潮州会馆举办《孙裴谷王兰若师生联展》。

 

  老师诞辰90周年为其办展

 

  除了大弟子刘昌潮,孙先生的画弟子后来在书画坛较出名的尚有邱及、郑家任、罗铭、王兰若、杨思园、方志星、徐隆德、蔡敬翔、孙文斌、姚坚、洪世杰、林耀……以及妻李琼华,妹孙堉兰。这些人都先后受孙先生的传授,为日后艺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孙裴谷能够放眼中国画坛,鼓励学生到外地深造,是了不起的艺术眼光和胸怀。学生们对潮汕书画艺术的传薪产生深刻的影响。

 

  刘昌潮先生一直想为老师举办画展,以展示孙先生的画艺,1982年春节即老师诞生九十周年,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如愿以偿,由政协揭阳县委员会、揭阳县文化局和揭阳县文联联合主办,在揭阳孔庙内(博物馆馆址)举办《孙裴谷先生遗作展览》,展期近一个月,自1月25日到2月20日,共展出作品52件,使孙先生的精好艺术再次在社会展现,观者多,反应好。展览是为纪念这位岭东画坛重要人物的风范和才情;也是他培养莘莘学子、桃李遍天下的回报。他的众多学生,接住那一脉绵长的薪火,在岭东以至广东画坛闪烁。刘画家的为人处世是“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篇》)。

 

  老师对学生析疑解惑;学生则遵师重道未忘师恩。一人是“师者,人之模范也”(扬雄《法言·学行》)。一人则遵循“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这是文明的馀温和文化的絮语,这股袭人的清气仍在记忆的沧桑中飘荡。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