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进退逻辑:资本没有祖国,只有利益

2015年01月28日 16:55
时代周报

大字

  再三否认中道别

 

  李嘉诚家族不可能人人喜欢,尤其是对那些喜欢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内地“经济观察网”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综观李嘉诚旗下的业务板块,无论是房地产,还是电力、电信、交通、零售业等公共服务业,都不可避免地牵扯到政商关系,这对于多年来擅长与政府打交道、政商人脉丰富,作为财经标杆性人物的李嘉诚而言是一种优势,但对于下一代的接班人李泽钜来说,却福祸难料”。位于西加勒比海的开曼群岛属于英国,受英国法律所保护;这样,以后一旦李嘉诚的产业发生了诉讼,就有了回旋余地。

 

  2010年8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一篇名为“李嘉诚的英联邦情结”的署名文章指出,“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来,英联邦对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但对香港首富李嘉诚(LiKa-shing)除外。李嘉诚旗下的能源和水处理公司—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CKI)热衷于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投资,原因是这些国家拥有可靠的监管环境和稳定的资产回报”。晚年李嘉诚,决定继续远离政治。

 

  “上海自贸区来了,李嘉诚走了”。商人有祖国,资本没有祖国。李嘉诚知道他的利益在哪里,什么样的机制有利于他挣钱,还知道什么样的机制更有利于他资产保存。

 

  这样,李嘉诚完成了从抛售内地物业、东撤西进,再到资产重组、迁册海外的系统布局。李嘉诚在记者会上强调,“过去10年,75%以上在港上市公司,都在开曼群岛或其他海外注册,这并不是对香港没信心,而是做生意方便”。看,这位商人绝不在口头上得罪谁。

 

  熟悉李嘉诚及其团队的《中国经济季刊》总编JoeStudwell这样描述李嘉诚:与其他香港大亨一样,在李嘉诚每天16到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占据了最重要的日程表的是打理人际关系,“他们与其相关的后勤人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确保大亨与领导的合影挂在他们办公室的墙上,组织打高尔夫球,把大亨的家、游艇、酒店供给他们要讨好的人任意使用。”

 

  相对李泽楷的特立独行,李嘉诚选定的这位继承人的政商交往俨然复制了李嘉诚的模式。除了公司要职,李泽钜还担任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非官方委员(2015年1月15日获得再任两年)、香港特区政府营商咨询小组成员、中美洲巴巴多斯名誉驻港领事、港事顾问、总督商务委员会委员,以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

 

  香港的继承制度比中国内地的继承制度更复杂。香港曾经采用英国法律,在婚姻、财产继承等方面则采用习惯法,允许华人依照《大清律例》及习俗办事。1971年,《大清律例》才被正式取消,“一夫一妻多妾制”被定义为不合法。由此,直到今天,香港现今仍有家庭是一夫一妻多妾的。这就使香港的公司产权继承更多体现出了多元化特色。

 

  早在两年前,李嘉诚就宣布大儿子李泽钜将接管长江实业的股权。有并购专家指出,新的架构让李泽钜接班变得更为简单。87岁的李嘉诚意图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着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到了转型调整的时代,创业一代都老了。与李嘉诚一样,第一代富豪们必须思考:社会正在转型,决定离开还是坚守自己奋斗多年的土地?主动退位还是等死后让产业一塌糊涂?创业难,守业更难,如何让企业保有曾经的危机应对能力?

 

  抓商机的华人标杆

 

  颇有地方色彩的维基百科香港版有个粤语版的介绍:“李嘉诚爵士,GBM,KBE,JP(1928年7月29号—),花名‘李超人’,系香港嘅国际企业家,香港同亚洲首富;创立香港最大嘅企业集团长江实业,搞过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信业、MZFGGLKHN、媒体、超市……李嘉诚系潮州人,有两个仔李泽巨同李泽楷。老婆系庄月明,李嘉诚嘅表妹兼发妻。佢老豆庄静庵系香港第一代钟表商,创办咗中南钟表有限公司。”

 

  内地的百科资料介绍得更详细。为躲避日本侵略,1940年,潮州人李嘉诚全家逃难到香港。少年时,李嘉诚父亲病逝。为了父母和三同胞,李嘉诚14岁辍学。算命先生看不起少年李嘉诚:“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李嘉诚先是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泡茶扫地,学到的第一个本领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随后,李嘉诚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1947年,李嘉诚开始了香港江湖人称“行街仔”的推销人生。

 

  “二战”后的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香港高速发展前夕的1958年,李嘉诚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由此,近乎白手起家的李嘉诚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李嘉诚的发家致富有赖于香港城市化的迅猛发展。1946年香港人口为60万,1949年增至186万,1959年超过300万,住房需求激增。港府颁布的建筑条例、“十年建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计划更是有力地推动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

 

  正是在这段时间内,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大规模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一幢工业大厦,其事业迅速走向辉煌。尤其是在1967年,也就是中国内地“文化大革命”时期,香港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嘉诚趁机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1972年上市的“长江实业”,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取得成功后,大牌商人很容易获得政治界的青睐。从此,李嘉诚与政界有了更多的交集。

 

  1981年,李嘉诚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9年亚洲首富,2011年功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

 

  2013年12月24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香港富豪李嘉诚以297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亚洲首富;第二年12月22日,李嘉诚以294亿美元的身家再次成为亚洲首富。

 

  由此可见,李嘉诚的暴富与香港这几十年来的转型上升阶段密不可分,更与香港这几十年来的城市化与房地产的发展息息相关。有太多研究指出,从香港华资地产公司崛起来看,具备如下素质的地产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及敏锐的判断力;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长江实业的发展历程更是证明了这个道理。此时的李嘉诚,俨然成为华人勤劳智慧致富的样本,激励无数年轻人舍命搏击商场。

 

  赚快钱时代走远

 

  开埠前的香港是一个只有数千人口的小渔村。因为“水深港阔,四季不结冰”,且“不在地震带”,作为天然良港,从1842年开始,香港被分阶段割让或租借土地予英国。除了日治时期,一直到1997年回归前夕,香港长期受英国有效统治而保持了和平稳定。

 

  港英当局以华制华。其思路是,尽量尊重香港传统文化和旧有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努力团结华人中的精英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由于其开放的桥头堡作用,香港不仅长期作为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窗口,事实上也是中国内地各种政治力量的争夺中心。

 

  英国的三心二意、兵荒马乱中内地各方对香港的需求,若本土“精英”足够精明,就很容易在政治之外做大财力。这样,价值观上四分五裂的香港,诞生了一系列的大财团。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急速膨胀就是证明。除了与英国王室和港英政府的特殊关系外,李嘉诚与中央政府保持有密切的交流。李嘉诚几乎不发表政治言论。用当下内地商界流行的话说,李嘉诚“亲政府,远政治”,“在商言商”。这样的人生定位,加之早年学徒生涯中获得的察言观色的个人生存能力,非常有利于李嘉诚商业帝国在特殊政商关系下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随着中国内地的市场化,上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的设立,一系列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中国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即便不断出现小动作小插曲,经济领域的直接通商已经不可逆转。换而言之,全面开放的中国内地,对香港的依赖于远远低于香港对内地的依赖度。

 

  近年来,随着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的完成、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的地位,逐步受到挑战。2009年、2011年上海和北京的GDP超过香港,2015年天津和广州的GDP也有望超越香港。以至于一些声音夸张地指出,香港已有沦落为“二流城市”的危险。

 

  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指出:“当时香港众多政治活跃人士怀着对回归后政治状况最低的预期,而回归后所担忧的最坏的事情都未发生。”平心而论,面对当前社会政经环境的这种转变,企业的沉默似可理解。

 

  联合国开发组织的数据指出,香港最富有一成人口的收入,是最贫穷一成人口的18倍。香港在世界发达经济体中贫富悬殊排名第一。近年来,以减少贫富差距为目标的底层工人和白领文员为主的社会运动,在香港日益增多。

 

  另一方面,内地的“土地财政”成为改革的“硬骨头”。告别过去十年的“土地财政”走向健康的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将是大势所趋。2010年后,不仅香港,内地几乎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热都开始降温,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未出现明显降幅。

 

  2012年前后,李嘉诚一边是告别传统的房地产业,一边是决定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年报数据还显示,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资金的主要投向是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6.75%)。此时,在欧洲资产处于低谷时期,正是买低卖高进行抄底性投资的好时机。

 

  大可不必担心香港的未来。也不要因此唱衰粤港澳商圈。香港已经发生静悄悄的变化,誓言“改革开放”的中国日益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来说,当大财团不再左右经济的每一个细节之时,客观上是社会整体之福。从此,中小企业有了大规模创新和发展的可能。

 

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电脑版|手机版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5121号

ICP备案:粤ICP备20014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