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圈>潮商评论

TCL国际化启示录:反思五大经验

2014年12月06日 17:21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


  2014年是联想、海尔、万科等不少企业成立三十年的日子,其中TCL稍早一点,成立33年,而华为稍晚一点,仅有27年历史。

 

  三十而立,这一批30岁上下的中国企业今年都陆续有不少总结与反思,比如今年4月柳传志与王石就进行了一场“致敬1984——征程与梦想”的创业30年对话。

 

  时至年底,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思考再次引发关注。这场“2014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暨TCL跨国并购十年回顾”吸引了众多专家与企业家参与,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等。

 

  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应该如何以全球化思维和国际视野参与全球竞争,全方位、多层次夯实“中国梦”?这其中,TCL董事长李东生对于TCL国际化十五年的总结与反思,非常深刻,也非常务实。

 

  李东生的五点经验

 

  走出去的企业很多,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如TCL集团副总裁、TCL多媒体CEO郝义的回忆,TCL真正意义的国际化是15年开始在越南成立第一间海外分公司,他认为,很多人一想到国际化,往往就是国际化并购,但事实上,真正的国际化是真正跟当地的市场渠道、消费者能够有沟通,利用当地的资源在当地建立中国品牌的能力,建立我们的工业能力、系统、市场推广能力,这才是国际化。

 

  15年的国际化,让TCL有了很多思考与总结,在李东生看来,第一, 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必由之路。就算因为并购汤姆逊全球采购项目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而导致TCL在2005年、2006年的巨额亏损,外界是一致认为这个项目是失败的,但李东生很坚定,他不认为跨国并购失败:“如果让我重新做一次决定,我依然会做跨国并购”。

 

  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必由之路,中国市场已经国际化,中国加入WTO的时候,TCL内部有一个判断,中国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未来的发展一定受限。这是一个TCL坚定战略的判断。时至今日,现在中国成为净资本的输出国,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证明了TCL当年的判断是正确的。

 

  第二, 国际化需要胆略,也要创新。虽然也有人说,为什么TCL当时不把并购做得更好一点,想的更周到一点?但李东生不这么认为,并购是一个机会事件,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想好了才做。什么东西想好了,就等不到你了,机会就不是你的了。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和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道路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复制,中国企业国际化可能在扩张的同时还要反向学习,一定要从这些欧洲、美国企业经济运作当中借鉴更多成功的经验。

 

  TCL抓住了时机,也判断对了大方向,但不管怎样,回顾在国际化路上走得并不顺利的TCL,李东生更多是在反思经验与教训:

 

  其一,在国际化当中特别是一些收购并购活动当中,一定要抵住诱惑。李东生称,当年的并购决定做得过于匆忙,其时可以再等等,再谈谈。2003年底和汤姆逊谈的几乎达成协议,当时他们突然通知李东生,他们给TCL的业绩比预算有巨大的差距的,这说明是有风险的。当时TCL想重新谈条件,汤姆逊也同意了。

 

  “但是我抵不住诱惑,因为收购之后就成为行业第三了,这个诱惑很大。”现在总结来看,做企业一定要遵循企业的规律,再谈两个月,就能拿到好的条件,抵住诱惑,任何时候保持冷静判断,这是TCL的教训。

 

  其二,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一定要充分的准备。当时并购汤姆逊的时候,TCL应该融资而没有银行贷款,这也是一个教训,不要把东西想的太理想,很多没有想到的困难会发生,所以一定要留着重组的弹药,保持自己有强大的预备队。

 

  其三,人才储备永远不够。当年如果人才储备力度更大一些,也许TCL走得更顺一些。

 

  其四,在产品和市场转型期进行并购,将放大风险,这点要充分的估计。

 

  其五,吃透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潜规则。从过去的经验来看,TCL在欧洲市场吃亏非常大。两次并购TCL都请了顶级专业机构,投行是摩根斯坦利,投资顾问是第一波士顿,律师是史密夫,会计师是安永。专业机构会讲法律法规上有的,但任何一个市场的潜规也要搞明确。“2005年我跟汤姆逊说重组,要裁掉30人,6个月以后一个人没裁,他说要跟工会谈判,裁10人以上,工会说可以裁人,但是要裁掉能找到工作的人,这些我们之前都不知道。”

 

  听了李东生的五点总结,其实感触很深,这其实正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所交的“学费”。但只有交过学费,上过课了,才能学成。好在,TCL的收获就是先输后赢,目前在全球产业链已经建立比较强的地位。TCL彩电现在是全球第四,手机是全球第六,其中智能手机是全球第九。

 

  2014年上半年,TCL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7.7%,截止到第三季度,多媒体市场份额全球第四,华星光电市场份额全球第五,通讯市场份额全球第六。经过15年的拼杀,TCL已经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谈到未来的国际化战略,李东生强调,TCL会依据“双+”转型战略,打造国际化新形态,并努力推动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进行转型。

 

  给中国企业的启示其实不仅是TCL,所有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际,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联想的国际化同样历程非常艰辛,并购IBM PC之后的新联想努力打造一家真正的国际化公司,因而管理层中老外高管不少,但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联想业绩下滑,两任外籍CEO先后离职,引发了“国际化成败”的思考。于是柳传志回归,开始了“到底谁才是联想的主人”等一系列针对联想文化的重建,解决了主人的问题,才是联想国际化成功的根本。而对TCL来说,克服国际化并购的风险并坚持住,才迎来了向成功的转折。

 

  正在走出去的企业还有很多,中粮集团就是其一。听了李东生的总结,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出了一身冷汗”,最近有几个并购的中粮集团也遇到了挑战:“不仅业务本身对接,文化、人员都要对接,原来以为把中国人派到国外很高兴,现在找不到人,日内瓦都没人去,小孩小不行,让老外来,老外说空气不好,也不来。目前这是一个过程。”

 

  中国企业国际化并不容易,如宁高宁所说,“我们走出去要合力,逐步渗入,这个过程不是五年八年,得十年以上,TCL走了十年,我们得再走十年。”

 

  中国企业全面“走出去”的时代已经来临。据官方数据显示,预计2014全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200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对外投资规模将首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

 

  国际化不仅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面临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依然存在很多挑战和风险,国际化战略组合尚不完备,走出国门之际,先看看前辈们的探索经验非常有必要。

 

  TCL国际化经历了早期探索、跨国并购和稳步成长三个阶段,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颇具代表性,在这一过程中,克服全球市场、竞争对手、区域文化带来的多元化挑战,通过海外并购和重组,以及重塑企业文化和品牌从而实现国际化的经验,对于其它企业都有参考价值。

 

  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所说,未来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发展瓶颈不是市场容量的限制,而是如何通过创新提高中国品牌的溢价能力,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价值链高价值区域的提升。这需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以全球化思维迎接挑战,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构建属于自己的全球产业生态圈。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