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业务启动十五载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2024年08月10日 09:52 来源:市场资讯作者: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境金融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展开。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日益凸显,已然是全球经济舞台的主角。
如今,跨境人民币业务迎来了启动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间,从政策框架的初步建立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到国际认可度的显著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不仅为服务实体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政策制度框架日趋完善
政策初启之时,便已奠定未来基石。回溯十五年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率先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多地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正式拉开序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日前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广东省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达47.3万亿元,占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的六分之一。十五年间,结算金额年均增速达51%。
2009年7月,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开展了人民币跨境汇款结算的第一单业务。由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
“十五年间政策体系持续优化升级,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规划的持续性、前瞻性和整体性。”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花旗中国上海分行行长张晓萌提到,2013年人民币跨境对外放款政策落地,瞬间将主要在境内使用的人民币快速释放到国际市场,大大加快了跨国公司跨境结算将美元转换为人民币的节奏。
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扩展与深化,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其支付、投融资等国际货币功能也在不断强化,“同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稳步提升,计价货币的角色也日益凸显。”摩根大通环球企业支付部大中华区主管、大中华区产品总监顾玮指出。
真实需求
驱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4.2%,人民币已成为我国跨境收付第一大结算币种。
“我们观察到,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是由真实需求来驱动的。”渣打集团中国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全球主管吴雅思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过去几个季度,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比例大幅上升,已经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收付占比最大的货币。
吴雅思认为,这背后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美元快速加息的背景下,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国际收支压力,与中国贸易时加速提高使用人民币的比例,这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2023年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跃升33%,为2014年以来最大升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加速之势。具体来看,自2023年3月起,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首次超过美元;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市场份额曾经两度超越欧元。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支付方案部董事总经理曾愫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汇丰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同比显著增长。地域方面,中东和拉美等市场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使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中,不乏国内知名乘用车、工程车企业的身影。
创新助力企业“出海”
“目前,人民币融资成本显著低于美元,且汇率波动相对平稳,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跨国企业与新兴市场国家企业,都在尝试用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前述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
对于企业而言,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不仅可以节省汇兑成本,规避因人民币和外币间的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失,还便于企业核算损益及进行财务安排和资金调拨。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需求,着重于结算的便利性、融通的便捷性和增值保值的可能性。花旗中国张晓萌向证券时报记者举例,上海自贸区标准版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的政策,为中小企业实现人民币资金融通提供了可能的平台;而基于自由贸易账户的全功能型人民币跨境资金池,也为走出去的中小企业打开了全球多币种集中管理的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摩根大通顾玮强调,在中国电商平台“出海”过程中,金融支持成为决定众多外贸企业“出海”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支付结算是跨境电商业务的关键环节,安全顺畅的支付结算渠道是跨境电商交易实现闭环的保障。
“国内中小跨境电商卖家‘出海’,在支付结算方面主要面临结算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低与汇兑风险高等问题。”顾玮指出,目前,大部分跨境电商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支付结算,存在流程复杂、收费高以及一定的交易结算风险等挑战。同时,大部分跨境电商交易当前主要以外币形式进行结算,不可避免地存在汇兑风险,为此,摩根大通电子商务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应运而生。
稳慎扎实推进国际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跨境人民币业务各项举措也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
目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要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前述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进一步指出,跨境人民币业务将进一步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顺应国内外商业主体对人民币的使用需求,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根基有望进一步夯实。
从现实来看,加强跨境金融服务的有关部署正在持续进行。人民银行在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完善存量人民币资金池和自由贸易账户管理。支持优质主体发行熊猫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融资类业务。
“世界需要更多的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平衡未来国际贸易的需求并匹配中国扮演的国际角色,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保持历史高位波动,向上趋势不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吴雅思向证券时报记者直言。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以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家在中国外贸中的占比不断上升,人民币贸易结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仍然有很大的增长前景。同时,由于人民币利率较低,人民币融资货币的属性也进一步增强。渣打方面认为,这些趋势带来的人民币跨境收支、贸易融资以及外汇风险管理需求,将加速推进跨境人民币生态圈趋向成熟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日益增长,这也将引领更多应用场景与需求涌现。“例如,全球人民币资金在岸集中后如何实现财资管理、在中国建立集团全球支付工厂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人民币跨境集中结算等,这些都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跨境人民币政策可能需要探索和支持的方向。”张晓萌展望未来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