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第7期泰国潮商新崛起>投资政策>商务部2007泰国投资环境报告

商务部2007泰国投资环境报告

2008年03月25日 13:13 来源:天下潮商网 作者:陈少斌


一、 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和泰国双边贸易总额为 2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中国对泰国出口9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自泰国进口179.6亿美元,同比增长28.4%。中方逆差82.0亿美元。中国对泰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电动机械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钢铁产品、机械设备及零配件、化工品、布匹、家用电器、矿产品及废旧金属、集成电路、日常用品等,自泰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电脑及零配件、塑胶粒、天然橡胶、原油、化工品、木薯产品、集成电路、钢铁产品、木材及木材产品、液化气等。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公司在泰国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24.2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1亿美元。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泰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55万美元泰国对中国投资项目108个,合同金额3.7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1.4亿美元。

二、 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概述

  泰国与贸易及投资促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货物进出口控制法》、《关税法》、《出口商品标准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保障措施法》、《外商经营企业法》、《直销贸易法》、《电子交易法》、《商业协会法》、《外汇管理法》和《商业竞争法》等。

  (一) 贸易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1. 关税制度

  泰国的关税水平仍然较高,平均适用最惠国关税税率为11.46%,其中农业部门的平均最惠国关税为24.32%,工业部门的平均最惠国关税为9.48%。高关税主要集中在同泰国产品构成竞争的进口产品上,包括农产品、汽车及汽车配件、酒精饮料、纺织品、纸及纸板制品、餐厅设备以及部分电器等。

  (1)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关税减让

  根据2005年7月正式实施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起,中国和东盟6个原成员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60%商品的关税将降至0~5%;到2010年中国—东盟将建成自贸区,绝大多数正常产品关税降至零。

  1) 针织产品
  自2007年1月1日起,泰国对针织服装的关税从30%降至12%。2007年1月1日起,棉制内裤等产品的从量税,从每件0.16美元降至0.06美元;棉制衬衫等产品的从量税从每件0.32美元降至0.13美元。 泰国将部分女上衣、女裤、男女衬衫、睡衣、婴儿服、部分短袜等共28个税目的产品列为一般敏感产品。这些产品的关税在2012年1月1日前将维持现行的30%的关税税率。

  2) 棉织品
  自2007年1月1日起,泰国将对棉布征收的从价税从20%降至12%,从量税从每公斤0.41美元降至0.1美元;对棉纱的进口关税从10%降至5%。

  3) 短纤类及长丝类产品
  自2007年1月1日起,泰国将对化学纤维短纤纱线和长丝类纱线的进口关税从10%降至8%;对化学纤维短纤的织物及长丝类织物的从价税从20%降至12%,同时将从量税从每公斤0.41美元降至0.1美元。

  (2) 东盟新成员关税优惠

  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内,根据东盟优惠关税整合系统,泰国将给予东盟的三个新成员国,即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特别进口关税优惠。

  2. 进口管理制度
  (1) 限制进口产品

  泰国商业部负责进出口许可证的管理工作。泰国商业部依据1979年《货物进出口控制法》制定进口限制产品类别。进口受控制进口的产品,需要向商业部申请获得进口许可证。受到进口限制的通常是对泰国国内产品构成直接竞争的产品,目前共有至少26类产品需要进口许可,包括多种原材料、石油、工业原料、纺织品、医药品、药品和农产品等。

  (2) 禁止进口产品

  泰国禁止进口二手摩托车、零部件及赌博机。

  3. 出口管理制度

  泰国出口控制的产品主要是大米、糖、玉米及其他农产品。部分属于受法律规定的保留产品,尤其大米、糖等食品类产品,在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方可出口。根据1979年《出口标准法》,一些产品的出口需要出口许可证。泰国还对大米、动物皮、橡胶、木材、生丝、铁皮、鱼粉等产品征收出口税。

  (二) 投资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1. 基本规定

  1999年颁布的《外商经营企业法》是泰国管理外国投资的主要法律。该法对外国投资限制,许可证要求,各种费用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该法案在附件中对限制外商投资领域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属因特殊理由明确禁止外国投资的领域,共9种,包括报业、广播业和电视业;水稻种植业、果菜种植以及园林;畜牧业;林木业、原始森林木材加工;泰国水域以及泰国经济水域内的水产捕捞业;泰国草药材的提炼;泰国古董或国家历史物品的交易及拍卖;佛像、和尚衣钵的制造或浇铸业;土地交易。第二类属于严格限制外国投资的领域,具体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业,包括军火弹药,各种武器军备的生产以及国内海陆空运输行业;第二组涉及对泰国文化艺术、传统以及民间手工艺行业,包括木雕木刻、养蚕业、丝绸丝线、泰国乐器、金、银、铜、漆器、陶器、瓦器等的生产;第三组是对自然资源或环境有影响的行业,如盐业(包括低下盐)、采矿、制糖业、木材家具加工业等。第三类属于泰国对外国不具竞争力的行业,共21种,包括碾米、水产养殖、食品饮料销售、会计服务、法律服务、建筑服务、工程服务业、广告、酒店、导游等。如外商有意投资第二类和第三类行业领域,必须向泰国政府申报许可证,分别由国务院和商业注册厅厅长审批。自申请文件递交之日起60天之内完成审核。审批期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60天。批准后须在15日内
颁发许可证。该法案还对投资额度进行了规定。外籍人士在泰国开设商业经营的最低资本额不得少于200万泰铢(约合5.4万美元);对于从事上述法案附件中需要获得批准的行业的,最低资本额不得少于300万铢(约合8.1万美元)。

  2. 投资促进政策

  2000年8月,泰国政府在其投资政策中将泰国划分为一、二、三个投资区,分别享受不同税务优惠政策。一区由中部的六个府组成,包括曼谷及周边5个府;二区由12个府组成,相当于第一区的外围;三区包括其他东西南北58个基础设施较差的边远府。之后,泰国投资委员会每年都推出后续鼓励投资的政策,促进对目标产业的投资。

  (1) 医药业

  药品与卫生业是泰国政府大力发展的重点行业。对于投资委员会支持的药品项目,将免征机械设备进口关税,并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不同,可获得5至8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2) 三大重点发展行业

  2006年5月22日,泰国投资委员会批准了3个重点发展产业的额外投资鼓励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电子业:投资超过300亿泰铢的项目以及政府优先考虑的投资活动,将得到最大的税收优惠以及其他的资助措施,包括设立人力资源基金以及研发基金等。石化业:对于生产氯化钠、氯、苛性钠、盐酸、过氧化氢等5种石化部门基础制剂的公司,将提供投资促进优惠。汽车橡胶轮胎业:对于投资一区和投资二区内的项目的扩大工程,将提供进口机械免税。对于园区之外的轮胎生产商的扩大规模也提供进口机械免税。在此之前,区域外的项目企业无法享受此种优惠措施。

  (3) 开放节能汽车制造业的投资

  2006年11月,泰国促进投资委员会放开对节能环保汽车制造的投资限制。对于投资商的具体要求包括:必须有详尽的投资和经营计划,包括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制造;投资生产计划(不少于5年),并在第5年时汽车生产量不能低于10万辆;生产的节能汽车100公里消耗不得超过5升燃油,排放尾气的标准也不得低于欧4的排放标准。

  (三) 与贸易投资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泰国从2006年10月1日起对过境旅客实施新的签证法规。新的法规规定,对过境游客落地签证每年可续签两次,每次签证在泰国境内逗留最长时间不得超过90天。

  目前,泰国给予中国、美国和印度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过境“落地签”待遇。新措施规定,可在泰国享受“落地签”的41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在泰国初次办理过境落地签证后可逗留30天,过境落地签证最多只可续签两次,持过境落地签证在泰国逗留时间不得超过90天。

三、 贸易壁垒

  (一) 关税及关税管理措施

  1. 关税高峰

  高关税仍然是部分中国产品进入泰国市场的主要障碍。高关税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酒精饮料、纺织品、纸张及纸板产品以及部分电器。

  泰国的即食产品的进口关税为30%~50%,是东盟地区最高的,咖啡的进口关税甚至达到90%。肉类、新鲜水果及蔬菜、新鲜奶酪及豆类(干豌豆、小扁豆和鹰嘴豆)的关税也非常高。泰国对某些国内很少生产的产品也征收较高关税,例如泰国对冷冻炸薯条征收30%的进口关税。

  泰国某些产品的消费税非常高,例如无铅汽油、啤酒、葡萄酒、蒸馏酒精等。如果将所征收的关税、消费税以及其他额外费用加在一起,威士忌酒的总税负大约为169%,进口葡萄酒的总税负近400%。葡萄酒的消费税为60%或每升100泰铢(约合3美元)。除葡萄外的由水果制成的发酵类酒,即山竺酒的消费税为25%或每升75泰铢(约合2美元),二者取较高值。

  2. 关税升级

  泰国存在关税升级现象,未完成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关税比相关的成品高。泰国对大部分初级产品征收5%的关税;对中间产品一般征收10%的关税;对成品一般征收20%的关税;对需要保护的特殊商品征收30%的关税。

  3. 关税配额

  泰国对23种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产品包括桂圆、椰肉、牛奶、奶油、土豆、洋葱、大蒜、椰子、咖啡、茶、干辣椒、玉米、大米、大豆、洋葱籽、豆油、豆饼、甘蔗、椰子油、棕榈油、速溶咖啡、土烟丝、生丝等。在配额内进口上述产品在配额内征收较低关税,对配额外进口征收较高关税。例如,玉米的进口配额是544.4万吨,配额内关税为20%,配额外关税则高达73.8%。

  (二) 进口限制

  1. 进口许可证

  泰国目前仍对至少26类产品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包括许多原材料、石油、工业材料、纺织品、药品及农产品。进口食品、医药产品、矿产品、武器弹药、艺术品等,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特别许可。

  肉类产品的进口许可证需要缴纳较高的费用。牛肉和猪肉的进口许可证费约为114每吨美元,禽肉每吨227美元,内脏每吨114 美元。这些要求大大增加了进口的成本。泰国对进口许可证的这种管理方法是外国相关产品进入泰国市场的主要障碍。

  2. 季节性进口限制

  尽管泰国政府在有许可证保证的前提下,相对开放了玉米、大豆及豆粕等饲料原料的进口,但是却在发放许可证时附加了其他要求。例如,要求进口玉米只能在每年的3月和6月进行,这种季节性限制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定,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

  1. 食品药品进口认证

  泰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食品、香烟、化妆品、医药品、饲料、肥料、动植物、种子、医疗器械、精神药物、挥发性物质等必须获得进口认证方可进口。指定的食品储藏室须经该局的检验后方能使用。食品的进口许可证均须每三年更新一次,但是该认证过程相当繁琐,要求到中国驻泰国使馆经商处加盖签章,文件送达管理局后还需要重新收费;且最长耗时达一年。药品进口许可证每年更换一次,同样需要缴纳有关费用。

  2. 强制认证

  泰国要求对10个行业的78类产品依据强制性标准进行认证,其中包括农产品、建筑材料、消费品、电器及其附件、PVC管、医疗设备、液化石油气钢瓶以及车辆等。另外,泰国也曾在缺乏前期准备或试验检查设备不齐全的情况下推行新的强制性标准,导致产品无法适时通关,从而对出口商造成损失。

  (八) 服务贸易壁垒

  1. 电信服务

  2005年泰国政府对电信领域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外国投资者进入泰国电信业仍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2. 邮政业务

  泰国邮政公司继续保持对泰国邮政的垄断。2012 年市场完全开放后,私营企业将被允许自由定价和投递信件。

  3. 金融部门

  虽然泰国政府自金融危机以后对外资进入金融部门采取了自由化举措,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限制。例如,外商可以从事经纪服务,但外资比例超过49%的泰国证券公司仍需要逐个批准。外商对泰国银行的最大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

  4. 建筑

  泰国对于建筑承包工程市场实行有条件的开放。建筑业不在泰国鼓励投资目录之列。泰政府对要求在泰国设立办事处、代表处等非赢利性机构的外国申请者从严审批甚至不批。外国企业要在当地注册经营一般需要与当地企业合资,且外方持股不得高于49%。

  5. 运输

  泰国规定,公路运输中外资的持股不得超过49%。

  6.法律服务

  根据泰国的法律,外资参与泰国律师事务所的股份不得超过49%,且禁止外籍律师在泰国执业,只能从事法律咨询业务。

  7. 会计

  外国人不能获得泰国注册会计师许可证,因而无法在泰国提供会计服务。外
籍会计师只能作为商业咨询师提供服务。

  8. 医疗

  泰国政府严格限制医疗服务领域(如医院、诊所、体检服务)的市场准入。泰国政府所有的医疗机构不需要向其他私营机构一样进行注册。而政府医疗机构不需要进行安全检测,就可以直接生产和销售外国上市的通用配方药。

  9. 劳务

  泰国对外籍劳工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普通外籍劳工被严格禁止进入泰国市场,只有在泰国当地无法找到的技术性较强的工种和管理人员,在泰国劳工部申请并办理劳工证后方可在当地工作。

摘自商务部《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7》

 

【世界观察】

          中泰经贸发展驶入快车道

【政要访谈】

          泰中友好关系的使者---访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

【年会领袖】

          泰国青年侨领李桂雄

【商业巨子】

          李光隆:从证券巨子到泰国侨领    泰国“酒业大王”苏旭明   

          潮商巨子 产业领袖

【商业领袖】

          谢国民:南洋上空的赛鸽       国际杰出银行家陈有汉

【潮青领袖】

          国际潮青领袖庄学山         李闻海:用创意思维实践营销理想

【投资政策】

          泰国商情

【风情】

          礼仪之邦 微笑的国土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