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资本巨鳄 嚼食海外

2014年08月22日 17:53
天下潮商网

大字

  最近,在网上流传这这样一个小故事:李嘉诚的司机准备离职,李嘉诚拿了200万支票让他安度晚年,司机说不用了,一两千万还是拿得出来的。李嘉诚诧异问:“怎么能存下这么多?”司机说:“我开车,您在后面打电话说买哪个地方的地皮,我也会去买一点;您说要买哪只股票的时候,我也会去买一点,所以到现在有一两千万的资产!”

 

  故事的出处没有去深究,但转发的人从大企业家到草根网友没有谁去怀疑其真实性,因为大家都认为只要李嘉诚的司机有心去经营的话,故事的结局一点都不出奇。可见,李嘉诚的投资是大众投资的方向标,已有如常识般的深入人心。

 

  李嘉诚善于从宏观上去把握大势,逆市投资,低买高卖,人弃我取,素以在低迷期间买入资产而闻名。他在资本运营上,几乎每一笔大投资都能做到精确运营。于是,李嘉诚的每一次露脸、每一笔买卖都可以成为媒体深度分析解读的新闻事件。李嘉诚去哪儿了?“来了就是信号!”李嘉诚的钱又去哪儿了?“预示着经济趋势和财富方向!”最近几年,李嘉诚又多次生动演绎化宏观之危为局部或个人之机的海外大手笔收购的商业巨作。特别是去年至今,李嘉诚的巨资从亚洲飞向欧洲,这为各路媒体提供了极大的猜想空间,意味深长的报道一篇赛过一篇。

 

  抄底英国 换血“日不落”帝国

 

  最近,媒体报道李嘉诚拟竞投英国一笔大收购。据英国《星期日时报》报道,长江基建将参与竞投价值25亿英镑的Porterbrook,并要与退休基金、主权基金及其他专门投资基建行业的机构角逐。若交易成事,将是继长江基建连同长江实业及李嘉诚基金会以总代价24.12亿英镑(约317亿港元)全购英国水务公司NorthumbrianWaterGroup后,在当地另一项大型收购。

 

  我们再把时光往回倒,2012年长江基建等公司斥资6.45亿英镑,收购英国天然气分销公司,加上李嘉诚之前收购的北方天然气公司,为英国供应着25%的天然气;2011年,长江基建以24亿英镑买下诺森伯兰水务公司,加上之前收购的南方水务公司,目前7%英国人的供水由李嘉诚的企业提供;2010年7月,长江基建以19.57亿英镑买下英国电网,英国30%的电力供应依赖李嘉诚的家族企业。通过一系列收购,李嘉诚父子已成为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最大所有人之一。

 

  据资料统计,长江基建和电能事业控股总共持有英国6家配电、燃气公司的股权;和记黃埔(英国)港口持有菲力斯杜港和哈尔威治港全股,并收揽伦敦泰晤士港80%的权益;和黄旗下的电讯公司获得4G牌照,已入主英国电讯通信业……几乎所有英国的基础设施项目,都与李家资产结下亲缘。长实集团成为了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在英国媒体的报道中,更有“李嘉诚买下整个英国”这样带有惊叹口吻的字眼。

 

  这几年,伦敦金融难抵欧债危机,对英国进行“大扫荡”,全盘“抄底”,正符合李嘉诚“低买高卖”的一贯作风。李氏资本漫灌英国,以购买股权的形式,拥揽各大基建项目,托顶整个英国国民生活的底盘。“不抢最后一枚铜板”的李嘉诚,投资偏好于基建类项目,虽然投资收益偏低,但能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易对竞争者形成资金壁垒,容易获得相对优势地位。以基建项目起底,其资本操控手法,与投资香港如出一辙。

 

  维多利亚港湾的流光溢彩,是李家资本焕发出的港式繁华。在英国,其总投资额已超过3700亿港元,囊括了地产、电讯、基建、能源、零售业……李氏血统流入英国,资本运作的鸿篇巨制将继续上演。除了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耄耋老人的投资风向标近来又指向地产界。不久前,长和系斥资129亿港元,加码伦敦综合房地产投资。金融海啸后,欧美国家房地产谷底反弹,追随李嘉诚的脚步,中国企业投资将目标瞄准了英国地产。

 

  据伦敦发展促进署介绍,过去一年间,中国地产商“总部基地”在的伦敦东郊皇家码头的新商业区项目,加上万达集团在伦敦Nine Elms区的高档酒店工程,投资额就已经达17亿英镑,逾英国“海外企业资本在伦敦城区复兴计划”投资总额的一半。

 

  除去税率和汇率层面的优势,李嘉诚表示:“按照英国的法律,今天企业控告政府,输了,明天再来投资,英国政府仍然欢迎。”就是这样自由宽松的投融资环境、巨大的投资潜力、几近“零壁垒”的投资政策,“日不落”帝国依旧独具抢占资本的魅力。

 

  欧洲据点 开挂全球投资版图

 

  2010年至今,长和系在海外完成了11笔收购,总涉金额接近1900亿港元,已超过李氏总资产的四分之三。这笔资金几乎投向欧洲产业,占比高达96.75%。在欧洲地产、基建、能源、运输等方面直接以资本压境,强势驱入。李嘉诚在海外的注资路线,首选经济疲软的西欧登陆,“扫荡”英国,“抄底”整个欧洲,一系列重弹投降,接连落点公共基建、能源及电讯业。

 

  在“几乎买下整个英国”后,李嘉诚继续发力入资欧洲。2013年,旗下公司先后收购了爱尔兰O2电讯业务、荷兰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新西兰废物管理公司Enviro Waste等。和记黄埔的数据显示,欧洲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近年来已突破四成。随着欧元区渐渐复苏,欧洲投资潜力巨大。金融杠杆曾一度抬高资产价格,欧债危机后,经济泡沫被挤破,欧洲许多国家的资产降到了接近“便宜甩卖”的价格水平。政局稳定,法律完善,以及去杠杆后合理的资产价格,都使欧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欧洲资产价格相对偏低,且提振经济需要大规模投资。此时,布局欧洲多时的长和系,在“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下,资本早已经游走于欧洲市场,在“抄底”的棋盘上指点江山。事实上,李氏资金就是一股带着效益标签的“名牌巨流”,常常具有点石成金的效果。“李嘉诚”三个字,就是资本风投市场的一个指向标。除了资本本身在融资上的效能,风投市场上的热钱也会推波助澜,产生资本跟风效应。所以,长和系注资欧洲,既“献血”救市,又以资本“大东家”的身份,稳赚风投市场上水涨船高的资金回流效益。

 

  以欧洲为据点布局全球资本大阵营,李家的海外投资,涉猎广阔。近日,在长江实业及长江基建合营公司收购加拿大机场外围停车场服务公司Park'N Fly的部分业务后,长和系宣布以3340万加元(折合约2亿元人民币)购入其在温哥华业务资产,收拥Park’N Fly在加拿大的全部权益。再把目光投向澳洲,可以看到,长和系以总价23.7亿元,收购了阿德雷德天然气销售公司Envestra,成为南澳和维州天然气供应服务商。在其全球化投资策略中,收囊Envestra只是踏入澳洲市场的其中一步,涉足全球,李家资金支流众多,绵延流长。

 

  一直以来,李氏资本都在为其全球化战略部署时刻准备着。以欧洲为支点,转动世界经济大轮盘,以大规模资金入注,解经济干涸,同时,长线投资,静待成熟时收割果实。在经济低迷时,娴熟运用资本“抄底”模式,廉价购入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李嘉诚“捡便宜”的智慧,在于让资本流通全球,进驻与抽出之间,形成资金流节点,赚取滚动利差。用资本培育市场,又在市场趋于饱和时,适时抽身离开,高价套现。其实,这是最普通的从商思维,然而,在李嘉诚温和谦恭的笑容里,对投资节点的判断,时机的把握,却成了带着面纱的智慧之迷。套用媒体最流行的话说,这就是“嘉诚经济学”。

 

  维港投资 吹响新科技号角

 

  “李嘉诚以1550万美元,为自己的一份早餐买单!”乍一看,像是标题党博眼球,但这次的确是货真价实的“买单”:汉普顿克里克食品公司以其获得专利的植物性人造蛋,做出美味的“炒蛋”早餐,成功获得李嘉诚的注资。近日,李嘉诚通过其持有的维港投资公司,以1550万美元入资支持人造蛋的研究。这几年,李嘉诚的维港投资,相中的多是这种新技项目,看中了其未来的市场价值。

 

  2007年,李嘉诚出资,周凯旋和张培薇联合经营,“铁三角”成立了维港投资公司。维港投资,核心投资团队由8名专业人员组成,同时拥有一支10人组成的数字团队,其主要业务是对TMT(技术、媒体和通信)领域的创业公司进行早中期阶段的投资。维港投资在项目选择上,只钟情那些“对大量真正问题提出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并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司”,要做大量专业的项目调查,一系列市场评估后,才会开始注资行动。

 

  从2009年到2013年,维港投资57个项目,总计4.38亿美元。维港投资的新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手机通讯领域,其投资主阵地在美国和以色列。自2010年以来,人工智能模块已有涉猎。今年起,维港投资在北京首投7个项目。近来,则侧重关注食品领域,并加大了对人造食品领域的投资。

 

  维港投资的项目,涉足各类高科技技术产业,凭借独特的眼光和对科技前沿的敏锐洞悉,其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相比于李氏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大规模吞吐,维港投资在高科技风投领域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小项目,大智慧”,在李嘉诚看来,大量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人聚集在高新科技领域,这样朝气蓬勃的地方最有潜力,最值得投资发展。

 

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电脑版|手机版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5121号

ICP备案:粤ICP备20014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