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2日 17:07
天下潮商网
大字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旭华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寥寥数语道尽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功勋赫赫却默默无闻的一生。
作为首位“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这位从潮汕大地走出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三十多年,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国家核潜艇事业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也让潮汕人民为之骄傲。
烽火岁月中的求学
黄旭华原籍广东省揭阳市,1926年生于广东海丰,少年时就读于汕头市聿怀中学。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因战乱聿怀中学迁址到揭阳。1938年,年仅12岁的黄旭华从海丰出发,跋涉三天到揭西聿怀求学。烽火岁月里的学习是艰难的,教室是空地上的草棚,因为要经常躲避敌机,上课时续时停。在这种环境下,黄旭华依旧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求学的艰辛同时也激励出他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渔村少年,黄旭华对大海深切的情感,更是对他义无反顾选择核潜艇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
经过辗转的求学之路,1945年,黄旭华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同时成功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振兴祖国的造船事业,他最终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
为研制核潜艇而“潜伏”
新中国成立后,船舶工业百废待兴,潜艇的制造远落后于时代。核潜艇即以核反应堆为动力的潜艇,其对于国家安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黄旭华毕业后一直从事舰船研制工作。1958年,他受命领导核潜艇研制工作,担任总设计师。年仅32岁的黄旭华与一批科研人员告别家人,隐姓埋名来到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研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核潜艇的研制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缺乏资料与数据让研制工作寸步难行,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黄旭华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的数据。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黄旭华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1988年初,核潜艇在南极做深潜试验。作为总设计师又年届花甲的黄旭华不顾安危亲自下潜300米,核潜艇深潜试验顺利成功。同年,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
由于对国家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黄旭华成为了我国首批工程院院士的优秀科学家,并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一等功等许多荣誉。
然而在研制核潜艇期间,黄旭华几乎与家人断了联系。为了保密,核潜艇研制成功后,黄旭华依旧鲜为人知。三十多年间,无法在父母膝下尽孝的遗憾,兄弟姐妹的埋怨,孩子开玩笑地把他回家叫做“出差”的无奈……黄旭华都默默承受。直到八十年代初,黄旭华的事迹见诸报端后,亲友们才得知原委。
如今,88岁的黄旭华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入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黄旭华说:“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我无怨无悔。”他表示今天的梦想依旧是希望中国核潜艇事业更上一层楼。
不忘母校“聿怀”
能有如今的成就,黄旭华曾坦言母校“聿怀”给予了他一生巨大的影响。虽然很早就离开潮汕,潮汕话都忘了,但是黄旭华一直都是用潮汕话牢牢记住了“聿怀”和“陈泽霖”两个词。
在聿怀求学时,黄旭华潜移默化地学得了聿怀人勤奋、求实、淳朴、严谨、自强的作风,而陈泽霖是他们当时尊敬的校长。
对母校有着深厚感情的黄旭华一直关注着聿怀中学的发展。母校每次校庆的邀请,他都会如期赴约。现如今,黄旭华已经成为聿怀学子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激励着全校师生不断前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