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历史的想象——读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组画》

2014年11月01日 10:56
天下潮商网

大字

  一条千年"丝路",见证文明交流、历史兴衰荣辱。昔日繁华口岸,船桅林立,商贾云集,如今何在?历史总是发人深思的。在无任何影像记录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对文字的揣摩,用几乎理性的想象,去"还原"历史。历史之于普通人,更多依赖想象。而这种想象,大多时候甚至是孤立的、沉默的。

 

  冯少协的画打破了这种"沉默式"的想象,使得历史从我们抽象的思维中完美地呈现出来。他以直观而不动声色的表达诉求,架起了连接历史与现实、沟通人与人之间历史情感的桥梁。在冯少协的笔下,历史如此真切动人,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世界里。冯少协的画,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户,唤起了我们对历史的重新想象。

 

  初看冯少协的画,细腻、丰富、真实,细致之处像是极尽雕琢、呵护。从《西亚玻璃瓶》超越时空的琉光溢彩,到《青釉凤首壶》历经斑驳的写意凝练,都恍若古代文物的真实重现,闪烁着迷人的历史光芒。这种细腻本身,既充分反映了作者精湛的绘画技巧,也极大加深了读者与历史作品的时空交错感,把人带入某种飘渺的神思。

 

  冯少协的画又是宏大的、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的大型创作,本身即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宏观叙事,每一幅作品都是对宏大主题的深刻把握和理解,具有丰富的内涵。冯少协并没有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从《澳门南湾》的浩渺苍茫,到黄埔商港的前后变迁,作者通过艺术的想象,营造出了一种充满诗意的历史画面,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冯少协的画又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浅斟低唱地讲述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从一枚小小的银币,到瓶、壶、碗等出土器皿,再到船只、灯塔、港口、建筑等人文自然景观,冯少协找到了心中历史情感的注脚和依托,并为之心悦,将其表现、抒发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在冯少协的笔下,历史是安静的,甚至是凝重的、肃穆的。它表达了一位艺术家对于历史的思考、认识和感悟。相比于表现历史波澜壮阔的一面,冯少协更愿意让作品本身的内涵"说话",将历史静静地凝固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继而引发读者与作品之间一次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地回望历史,感受历史。在冯少协的作品中,既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描绘,更多的是蕴含了一种文化之美、历史之思。

 

  看过冯少协作品的人,大多会被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历史情感和文化气息所感动。从静默伫立的广州光塔,到巍巍森严的南海神庙,从阿拉伯商船在广州,到最后沉入大海的"哥德堡号"商船,冯少协的作品大都散发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浑厚而凝重,古朴而伤感,让人不禁对历史、对逝去的光阴产生某种眷恋和缅怀之情。这也正是冯少协作品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动。

 

  德国哲学家海格德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冯少协的画,给我们带来了某种"诗意"的想象。通过这种想象,历史的光芒得以照进现实,发挥历久弥新的作用。它提醒我们拥有着怎样的过去以及如何走向未来。冯少协的画,成了当代人对历史的美好追忆和情愫。

 

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电脑版|手机版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5121号

ICP备案:粤ICP备20014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