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剧家老舍认为潮剧丑角的表演艺术在中国戏曲丑行中是第一流的。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生、旦、末、净、丑,五大行当,丑虽然排在最后,但它却是不可或缺有时甚至起着戏魂戏胆的作用。在潮剧的传统剧目中,几乎每出戏都有丑角。如《陈三五娘》中的林大、卓二、李姐;如《苏六娘》中的杨子良、乳娘;如《张春郎削发》中的半空和尚、鲁国公;《春草闯堂》中的胡进、王守备、吴独;《古琴案》中的胡图;《桃花过渡》中的渡伯等。
“潮丑行当是一方特色浓厚、表演艺术丰富的天地,其表演诙谐滑稽,给人一种夸张、自由、欢快、热烈的感觉,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鲜明可爱。”在潮剧淡出潮汕年轻人精神世界的今天,潮丑恰恰是最易让他们接受,从而打开了解潮剧艺术的一扇门。潮丑的滑稽天赋与喜剧小品的搞笑需求一拍即合,潮剧小品成为潮汕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作品。最近在微博上,潮剧小品《新柜中缘》成为转发的热帖,吸引了许多年轻潮人的观看和热议,称赞声一片。近日,该剧主演、潮剧名丑陈鸿飞先生来到《天下潮商》粤东编辑部,与本报记者分享他的潮剧人生。
潮剧小品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天下潮商》:《新柜中缘》广受潮籍网友的热捧,能谈谈这个作品创作的幕后故事吗?
陈鸿飞:这个节目是受今年汕头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编导组的邀请而创作的。虽说汕头电视台以往的春晚节目有演绎过这种形式的节目,但《新柜中缘》与之前的潮剧小品相比较,它的风格和整体的组织结构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这个节目用潮汕方言来演绎,能给人亲切的感觉,所以观众比较喜欢和兴奋,从彩排到正式演出,很多人都已经看过这个作品,但正式演出的当天晚上,带机录像的仍有人从开始一直笑到结束。
《天下潮商》:《新柜中缘》中除凸显潮剧演员扎实的基本功外,添加了当下流行的一些元素,如上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流行歌曲、唱神曲、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手法等等,正符合当下流行的穿越心态,成为作品中的笑点。当然也有这样的评论:这还叫潮剧啊?你自己如何来评价这种形式?在潮剧的发展过程中,潮剧小品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陈鸿飞:在腾讯QQ和新浪微博上很多热心观众已经与我讨论过这样的问题“老师,这样可以算是潮剧吗?”。首先,我肯定它还是潮剧,作为我表演的那位母亲,带有老旦和女丑的表演特点。事实上这位母亲是一位中年妇女,年龄在四五十岁之间,她的儿子纯属潮丑中的一个小丑表演,而她女儿的定位是花旦,女儿所有的动作和服饰装扮,都是按照潮剧来进行。两位差卒也很有特点,包括摔倒的动作,都经由我们设计的。其实,潮剧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潮汕文化和潮汕方言去演绎,剧本能赋予的东西就是方言—潮汕话。
潮剧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名声却不够显赫。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潮剧很辉煌。我认为现在潮剧最大的麻烦是观众层,即受众基本老年化,中年人相对较少,青少年阶层大概处于读小学至初中段的人群。一个剧种是否能走远主要在于艺术的底蕴如何,但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文化修养上。
潮剧小品在潮剧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作为小品,它的趣味性容易打动观众,它可以引导中青年,甚至青少年去认识潮剧。他们不一定会去喜爱,但至少能让他们知道潮剧还是不错的,潮汕文化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潮丑新杰 挑战老旦
《天下潮商》:我查阅的资料中都是这样介绍您的:潮剧丑角。在娱乐至上的当下,在戏曲艰难前进的时代,我觉得丑角恰恰是最容易让后生一代接受的角色。但在戏剧的几大行当中,丑角排在最后,你当时为什么会选学丑角呢?讲讲你的从艺历程?
陈鸿飞:在我小的时候,父辈们都喜欢在家里听潮剧,每周六整晚连播,当时我受影响也喜欢。当年我父亲的姑父姑母都在唱潮剧,他们很是辛苦,一直都在外面闯荡,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父亲认为我是家中大儿子,于是不同意我去从事这一行业。后来澄海苏北中学燕德老师,劝解了我父亲:“路是儿子自己走的,如果他走不通,你再让他回来读书就是了”。
至于选择丑角,这是由于自小我是个比较贪玩的小孩,总觉着丑角比较符合我的性格,像中规中矩穿着正装反而觉着别扭,所以就懵懵懂懂地进入这一行当。学丑角比其他行当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精神。虽是辛苦,但这条路是我选择的,就必须走下去。一是为了养活自己,二是为了坚持,当我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后,就必须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拓展,不能原地踏步,不然既对不起自己,又对不起观众。
《天下潮商》:丑角是你最擅长也是表演最多的,但其实你也进行了许多不同角色的尝试,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杨令婆辩本》,据说你为了饰演杨令婆,几乎进入闭关苦练的状态,当时是在什么环境下去接受这个挑战,又为什么要接受这个挑战呢?
陈鸿飞:我所扮演的杨令婆是女旦中老旦的角色,2000年广东潮剧院面临着改革的需要,就以坚持整合最好的资源,打造最好的团队为理念,而作为新的潮剧一团就必须有新的面貌和品牌。潮剧三块宝石“辩、扫、闹”就是一块品牌,分别是《杨令婆辩本》、《扫窗会》和《闹钗》。剧院当时决定要演绎《杨令婆辩本》这一剧目,但杨令婆这一角色选用女演员,就显得无意义,若选用男演员反串,声音就必须达到标准的音高,是否能胜任这一角色关键在于演员掌握的艺术元素和艺术底蕴如何。最后经过大家讨论,推选我去扮演这个角色,刚开始我是不敢接受,毕竟不是这一行当出身,我的个人形象又不够女性化,但是剧院坚持让我去尝试,作为青年演员就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挑战,所以我一旦决定去做,就一定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精神,所以大概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钻研和学习杨令婆这个角色。
攀登潮丑艺术巅峰
《天下潮商》:目前,潮剧的市场如何?你们的出演率有多高?
陈鸿飞:其实潮剧在潮汕三市的市场很广阔,戏团经常去下乡唱戏,而作为潮剧一团就不仅有这样的市场,每年夏季我们都会去广州、深圳和珠海等珠三角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大部分受邀于潮汕商会。除此之外,潮剧一团每年都必须参加一些政治任务,如奥运会和亚运会的火炬传递、汕头潮剧节、粤东三市侨博会等一些庆典活动。另外,也会经常出国演出,到过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新加坡、欧洲和澳洲等地。当然潮剧的市场仍有待开发,我们也将不断地整合资源,提高市场的发展层次,努力将潮汕文化发扬光大。
《天下潮商》:近期你推出什么新作品,接下来会有什么发展计划?
陈鸿飞:这几年在加强文字的学习,同时在创作或修改一些剧本,然后在唱声上进行探索,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心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找一个以丑为第一主角的戏,这两年一直在寻找,这也是我最大的计划,争取尽快找到这个合适的剧目。
【陈鸿飞艺术简介】
陈鸿飞,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汕头市戏剧家协会理事。1968年12月生于广东澄海,大专学历,工丑行。从艺以来,先后在《闹钗》中饰胡琏、《活捉孙富》中饰孙富、《柴房会》中饰李老三、《杨令婆辩本》中饰杨令婆、《周不错》中饰周不错、《下山》中饰本无、《苏后复国》中饰周宣王、《德政碑》中饰狄景晖等角色。唱声通透明亮,音韵淳朴圆润,富有人物的感情色彩;表演诙谐滑稽,生动传神,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曾多次出访法国、意大利、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000年参加广东潮剧院中青年唱腔、演奏比赛获“唱腔一等奖”及“潮剧新秀奖”;2001年参加广东潮剧院中青年演员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2002年参加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获“三等奖”;2002年参加“中国戏曲名段演唱大赛”获地方戏曲专业组“二等奖”;2002年参加第三届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获“银奖”;2002年主演的《德政碑》获广东省第八届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参加广东潮剧院青年演员继承传统剧目展演获“优秀表演奖”;2005年参加第二届巴黎中国戏曲节获“特别表演奖”;2008年参加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的演出获“表演奖”;同年获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表演一等奖”等。曾独立编创、移植和导演《哭坟》、《典妻·回家路上》、《子都惊魂》、《下山》等七个广东省第六届戏剧演艺大赛的金、银奖剧目。
传承剧目:
《闹钗》、《杨令婆辩本》(潮剧宝石)
《柴房会》、《活捉孙富》、《周不错》(潮丑传统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