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杰出银行家陈有汉

2008年03月25日 12:21
天下潮商网

大字


  陈有汉,祖籍广东潮阳,1934年2月出生于泰国曼谷。 1959年10月1日,陈有汉进入盘谷银行工作并。1980年3月14日升任盘谷银行总裁;现任盘谷银行董事长。1994年,陈有汉被推选为亚太银行家俱乐部主席。
  作为世界级重要华商人物,陈有汉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1990年亚洲25位杰出银行家之一”,荣获亚太银行家协会颁授的“卓越银行家最高荣誉奖”。 1981年和1983年,陈有汉荣获泰皇御赐的一等皇冠大绶勋章和一等白象大绶勋章。同时,他也是玛哈巴拉玛蓬最高白象大绶勋章、御赐尊拉宗诰二等大绶勋章的获得者。
 

 

  在陈有汉拥有的众多光环和桂冠中,泰国国王亲自给他颁发的“模范父亲奖”是很特别的一个。年届70的他与夫人曾金萍育有两男两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陈有汉严格教育子女,四个子女均被送往美国深造。在悉心栽培下,均在各自的事业王国里大展宏图。

  其中,长子陈智琛现担任爷爷陈弼臣在64年前创办的泰国盘谷银行的总裁,但他并非世袭,父亲陈有汉1993年出任盘谷银行董事会主席后,陈智琛并没有立即被选任为接班人,而是由郭仲宜出任总裁一职。若不是郭在一年零两个月后因突患疾病而辞职,陈智琛或许直到今天还不能接掌家族的事业。

  他已经比父亲幸运得多了。陈有汉当年是在盘谷银行的基层、中层职位上干了漫长的21年后,才得以接过陈弼臣的班。在这21年间,陈弼臣三次因年事已高而辞职时,都没有把盘谷银行大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盘谷银行的文化传统——有能者方可接大任。无德无能或尚未历练成熟者,即便是家族的“皇亲国戚”,也决不重用。

  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祖籍广东潮阳的陈氏家族干才辈出,历经陈弼臣时代的创业、陈有汉时代的勃兴,以及今天陈智琛的掌舵,到今天,盘谷银行已发展成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名列世界十大最赚钱银行之列。

  在父亲“压制”下脱颖而出

  等待继位的时间长达21年,父亲三次退位都没轮到儿子。

  由陈弼臣与其他10位泰国商人在1944年集资创办的盘谷银行,在60至70年代的20年间,资产额一直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被国际金融界评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银行”。这种崛起速度是如此耀眼,以致当陈弼臣的次子陈有汉在1980年接任盘谷银行总裁时,几乎没有人预期他的业绩会超过父亲。

  陈有汉的少年经历与正大集团的谢国民高度相似——都是30年代在曼谷出生,谢国民是1939年,陈有汉是1934年;他们的父辈都是家族企业的成功创始人,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异国出生的子女的中国文化素养。于是,陈有汉6岁时也和谢国民一样,被送回国内读书,在汕头读完了小学和一半的中学。之后也和谢国民一样到香港继续求学。就连两人学成返回泰国的时段也一样——都是19岁,谢国民在1958年,陈有汉在1953年——那年,他从香港广大高级会计学院毕业。

  接下来的经历也相似。回到泰国后,陈弼臣也和谢国民的父亲一样,不想让儿子立即进入自己家族的公司,而是让他先在外面“实习”。结果,谢国民先在外面的企业干了5年,陈有汉也差不多,先去英国伦敦雷伦专科学院读了4年银行学,回国后又遵父命在曼谷亚洲信托有限公司实习了6个月。

  直到1959年10月,陈有汉进入父亲主持下的盘谷银行时,父亲原本也只打算让他在盘谷银行暂时过渡,待脱离盘谷干出成绩后再回来。出乎意料的是,陈有汉刚进盘谷就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使父亲舍不得让他离开,才把他留下。

  这以后,陈有汉就不如谢国民幸运了。谢29岁接父亲班,等待继位的时间是11年,陈是46岁接班,等了21年。陈弼臣70年代辞任总裁时,并没有选中已是副总裁的次子,而是让另一位外姓副总裁黄闻波接任。1983年陈弼臣又辞任执行董事会主席,外界猜测这回该轮到他年近五十的爱子了,但出人意料,陈弼臣邀请了曾任财政部长的林日光接替。1984年,陈弼臣70岁,最后辞去董事长职务,董事长的位子还是没有轮到陈有汉,而是由原副董事长许敦茂接班。

  父亲的“压制”,最终没有影响陈有汉才华的发挥。1980年3月,陈有汉凭借自己的实力,经董事局一致推举,出任盘谷银行第四任总裁。此时,他已在盘谷银行经历了21年的磨炼。

  银行自动化的先驱

  在人们还在怀疑机器可靠性的1970年,这个会计部的小经理引爆了泰国银行界的一场革命。

  陈弼臣深知,世界各大家族企业的衰落,大多源于继承人都是坐享父荫,或不思进取,或难堪大任,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延续和兴旺,应当注重接班人的能力和品性,而非血缘。他对儿子21年的“压抑”可谓用心良苦。而这段经历也成为陈有汉终身受用的财富。

  自从24岁那年加入盘谷银行,陈有汉由会计部助理经理的基层职位做起,每天兢兢业业从早到晚地工作,直至最后一份支票核准、现金入库后才回家。每个月还要冒着东南亚的烈日豪雨奔波于泰国南北方,考察银行授信的公路工程项目。会计部的岁月练就了陈有汉对财金数据的高度敏感。在就任总裁的初期,他领导下的盘谷银行本来采取的是快速扩张的方针,头两年内增加注册资本四次,银行资产增加20多亿美元。但到了1983年底,陈有汉从数据中发现泰国受石油危机影响,国家外贸和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他敏锐地意识到了危机的逼近,迅速采取紧急措施,放慢信贷速度,归还了大部分国外贷款,将“高增长”方针及时调整为“高质量”方针。这使盘谷银行避免了1984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在欧洲求学多年的经历,给了陈有汉比父辈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丰富的参照系,使他成为东南亚金融业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最早倡导者。陈有汉早在1970年还是会计部经理时,就根据西方国家银行的最新动向,极为超前地指出,计算机技术将决定银行业未来的竞争。根据他的建议,在人们还在怀疑机器可靠性的70年代,盘谷银行投资数百万美元购买了IBM大型电脑主机,在泰国首家实现了存款电脑联网。他任总裁7年后的1987年底,盘谷银行实现了全国所有分行的电脑联网服务,后又向世界各地分行实行联网,从而使盘谷成为先进的“电子银行”。

  受过现代高等教育、谙熟现代金融理论的陈有汉与父亲有着不同的经营方式。陈弼臣重人情,守信义,50、60年代银行贷款很多都是没有抵押的,靠的就是一个信字。“而现在国际化了,生意大了,客人多了,银行不可能对每个客户都了解,所以一定要科学管理。使贷款的风险尽量地减少。”在向制度化管理转型的过程中,陈有汉正是担当了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的角色,用一套中西结合的管理方式把盘谷带入一个新的辉煌时代。在他任总裁的12年间,盘谷银行的发展速度和业绩超过了父辈时期。

  陈有汉任内所做的最大调整就是完成了盘谷银行从家族到团队协作的转变。陈有汉认为员工是银行的最大资产,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银行才能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好的服务。他说,服务素质、管理素质、公关形象素质、信贷素质和员工素质,这五个英文词语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英文单词“微笑”,“所以, ‘微笑质量’是银行各项服务质量之首。”

  陈有汉还秉承父策,不遗余力开拓海外市场。陈弼臣率先开设了盘谷银行在香港的分行,陈有汉接手后,更是把业务从香港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伦敦、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地区,始终走在泰国其他银行之前,抢占了竞争先机。至今盘谷银行国外分行及代表处已达22家。

  到陈有汉1993年离开总裁一职时,盘谷银行的信贷额度增加了6倍,净利润提高了12倍。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盘谷是东南亚排名第一的私营商业银行。在英国IBCA评出的全球300家盈利最高的银行中,盘谷排第5位。

  基业长青

  陈家人出任最高行政职位,都要经过董事会批准。

  “父亲当年特意安排我们到外国读书,在国外公司打工,就是为了让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闻,学成归来后也从基层开始接受培训。”陈弼臣的做法让陈有深受其益,他也照此法培训自己的两个儿子陈智琛和陈智淦。

  智琛、智淦长大后都先被送到美国学习,然后去外国大公司打工,再回自己家族的公司工作。“在外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明白很多道理,不能一下让他们回到自己集团。”

  陈有汉长子陈智深学有所成,先后获得美国麻省Worces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化学工程学士和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化工工程硕士、金融与经济管理硕士的学位。1992年进入盘谷银行,1994年接替父亲任盘谷银行总裁。

  在盘谷银行,陈氏家族人出任最高行政职位,都要经过董事会批准。陈智琛上任几年后,就遇上了一场家族史上空前严峻的挑战。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盘谷银行作为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首当其冲,1997年当年纯利润仅为4210亿泰铢,比前一年下降80%,呆账率随之上升。1998年泰国政府颁布金融改革措施,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国际标准充足准备金,这迫使各商业银行纷纷增资。

  面对危机,陈智琛断然出售旗下友联财务公司、曼谷第一信托、亚洲证券公司以及陈弼臣早年创办的亚洲商业公司的股权,以解决流动资金困难。盘谷银行还积极招揽外资,以达到政府的增资要求。至2000年,经过多次增资,陈有汉家族所持盘谷股份也从原来的30%降到了10—15%。

  在那惊涛骇浪的时刻,陈智深靠着稳扎稳打、开源节流,带领盘谷银行度过难关。他特别勤奋地工作,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金融风暴后,陈智深又对盘谷银行进行机构改革、信息技术升级,引进先进设备及技术,提升银行的产品及服务品质。

  经过艰难奋斗,盘谷银行在危机后保持住了在泰国商业银行中的优势地位,由于卓越的经营业绩,盘谷银行连续第四年获《环球金融》杂志外币兑换泰国优秀银行奖;以高效的美元转帐通知外国银行的业绩获JP摩根——大通银行2004年结算质量认证奖。

  同时,陈有汉平稳地实现了企业领导权代际交接。陈氏家族企业解决了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延于第三代而不倒。

  据悉,他的一个孙女已在美国读大学,学的亦是金融,第四代已在不经意间进入家族给予他们的角色。

 

【世界观察】

          中泰经贸发展驶入快车道

【政要访谈】

          泰中友好关系的使者---访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

【年会领袖】

          泰国青年侨领李桂雄

【商业巨子】

          李光隆:从证券巨子到泰国侨领    泰国“酒业大王”苏旭明   

          潮商巨子 产业领袖

【商业领袖】

          谢国民:南洋上空的赛鸽       

【潮青领袖】

          国际潮青领袖庄学山         李闻海:用创意思维实践营销理想

【投资政策】

          商务部2007泰国投资环境报告     泰国商情

【风情】

          礼仪之邦 微笑的国土

 

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电脑版|手机版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5121号

ICP备案:粤ICP备20014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