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圈>潮汕文化

明代潮州韩文公祠像状如浮屠考

2024年02月01日 11:25 来源:潮州日报作者:陈伟


近阅钱锺书《谈艺录》,见到一则有趣的材料:

 

朱文宁《涌幢小品》卷十八云:“潮州文公〔祠〕像,状如浮屠。此后人因公辟佛而故以此挫之,以实大颠之说。郭青螺为守,易以木主,最是。”

 

朱文宁即朱国桢(1558—1632),一作国祯,字文宁,号平涵、虬庵居士,浙江吴兴人,明朝后期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人,翌年,中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历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继任首辅,为魏忠贤党所劾,辞归乡里。崇祯五年(1632)去世。著有《皇明史概》120卷及杂著《涌幢小品》32卷。

 

《涌幢小品》所载,事关明代潮州韩文公祠的韩愈像,其外貌形状像和尚。为何韩愈像形象会如此?朱国桢的解释是:这是后人因为不满韩愈辟佛,故意把他的雕像塑成和尚模样,以此来打击韩愈。所谓“以实大颠之说”则是指韩愈贬潮之后,与潮阳灵山寺和尚大颠屡有交往的公案。后人对此众说纷纭,甚至有称韩愈受大颠影响而不再反佛。直到郭子章来当潮州知府,才将此状如和尚的韩愈像换掉,而以木主易之,木主即木制牌位。

 

郭青螺即郭子章(1542—1618),字相奎,号青螺,自号蠙衣生,明江西泰和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起家建宁府推官,历任南京工部主事、潮州知府、四川提学佥事、两浙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万历四十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七,获赠太子少保,谥号文定。

 

郭子章在潮州知府任上颇有善政,不仅主持修缮韩祠,且撰有《韩公二祠沿革》一文,文中详细记录了他易韩愈像的过程:“庙中原有文公并有赵天水二士像,子章以其似浮屠,敬为藏之,易以木主而告以文,其文曰:呜呼,天下读唐书佛骨疏而知公刺潮,天下读苏文忠韩祠碑而知潮庙。公移太山于岭外,揭北斗而南耀,公于潮重矣。子章守潮三日庙见,睹公之貌俨若浮屠,退而思之,窃不谓然。土偶桃偶,载在国策。金人法轮,梦自汉明。故土木形骸,佛之馀也。公一生精力,酷排二氏,至其圽而俎豆,乃桃土其形,金碧其貌,袭佛之迹,受世供养,此必非公所欲也。天水赵公,潮产也。守潮者即世异犹邦大夫,而赵公以乡先生箕踞于旁,坐受其献,此亦非赵公所安也。肃皇帝时议礼贞教,洗刷元习。凡学宫贮孔子像,悉毁而易木主。而二公以孔子之徒,犹然安胜国之故,而守潮者亦悖于从周之义,无能改其旧,则亦非王制所宜也。且神之格思,不可度思。故君子三日斋,思见所祭者,今一举目而颀乎口耳,逄乎衣冠,则亦非鬼神之为德也。权此四者,谨因修公之庙,藏公之像,新易木主,肃将祀事。庶几上以遂公排佛老之心,下以安赵先生居乡党之义,明以昭国家典礼之制,幽以顺鬼神幽黯之意,且令潮人亦知子章非乐于纷更也。谨告。”(据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二)

 

文中叙述了郭子章易韩愈像的四个原因:一是文公生平以排佛为己任,身后雕像形如和尚,必非韩愈所欲。二是赵德以乡先生配祀亦立像于韩像之旁,不合规矩。三是明代革元朝之旧习,将孔庙中的孔子像都易为木主,国家礼制如此,潮州韩祠亦不应例外。四是易像为木主,更可安鬼神。所以郭子章要郑重其事地易韩愈像,并撰文以告邦人。

 

在郭子章易韩愈像之后,还有一节后话。钱锺书《谈艺录》引了另一则材料:

 

潘稼堂《遂初堂诗集》卷十三《韩山谒昌黎庙》第二首云:“潮州古揭阳,秦初置军屯。牧潮不匝岁,惠爱千秋存。邦人谨奉事,肃若周孔尊。张君感谏草,守庙不用髡”,自注:“旧以僧守祠,拗斋始罢遣之”。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晚自号止止居士,吴江人,清初学者。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潘耒《遂初堂诗集》中有一首《韩山谒昌黎庙》的诗,诗中表达了对韩愈治潮,历代受潮人祭祀的推崇之情。而最有趣的是结句“张君感谏草,守庙不用髡”,且原诗有一句自注:“旧以僧守祠,拗斋始罢遣之”。这里的张君、拗斋都是指同一人,即康熙年间的潮州知府张克嶷。

 

张克嶷(1646—1721),字伟公,号拗斋,山西闻喜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选庶吉士。二十年改刑部主事,累迁员外郎、郎中。二十六年(1687)出任广西平乐府知府,三十四年(1695)转广东潮州府知府。桐城派古文宗师方苞誉之为“三晋士大夫语其乡人立名义而多文者,必曰张潮州拗斋。”(《潮州知府张君墓表》)《嘉庆一统志·潮州府》称他“清廉慈惠”。生平见《清史稿·循吏列传》,著有《大题真稿》、《山题真稿》、《清闻编》等。

 

张克嶷在潮州任知府期间,见韩祠以僧守祠,传为旧制,有违礼法,遂将守祠僧人遣散。潘耒是清初的名学者、诗人,与张克嶷有交往,来潮州谒韩祠,亲有见闻,遂在诗中记下此事。钱锺书《谈艺录》在引用了上述材料之后,还加了一条评论:“昌黎《原道》曰:‘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岂自料身后亦被迫披剃而爲粥饭僧所赖以衣食哉。”说韩愈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身后潮州的祠堂竟会用和尚为祠守,变成粥饭僧所赖以衣食的场所。

 

从明代的潮州韩祠韩愈像状如浮屠,到清初的以僧守韩祠,这看似奇怪荒诞的二件事,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潮人既尊儒,又不反佛。韩愈治潮有功,崇儒成为潮人的主流。大颠在潮弘法,从此佛教深入植根潮州。儒佛二家,历代在潮州并不互相排挤,甚至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影响着潮州文化的发展。所以今天在潮州人民广场,还树着一座牌坊,榜曰:“儒佛交辉”。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