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投融圈>投融政策

上海临港新片区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机会,专家详解如何用好新政策

2020-04-27 09:40: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企鹅号作者:


近日,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下称《政策》)正式对外公布。


临港新片区文化产业从零开始,白纸作画。如何和上海原有文化产业的定位有所区分,发挥政策优势和集聚效应,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是一个新命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专注于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张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上海先前已经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发展,上海各个区域也有对于文化产业的布局,如人民广场的演艺区、静安现代戏剧谷等;而临港新片区作为自贸区拥有更加开放的政策,这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优势。”


1


具备发展文化产业优势


此次出台的《政策》支持范围包括:工商注册地、实际经营地和财税户管地在临港新片区的文化产业领域企业、机构和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企业、机构,以及经认定后可列入支持范围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和品牌活动给予支持。


支持内容为:临港新片区范围内影视、演艺、数字文化、艺术品、创意设计、出版、文化装备制造等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商业、金融、贸易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上海在朝着‘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上海对标国际上的城市是纽约和伦敦,而这两座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很好的。同时,上海对于文化产业有很高的期许和定位。”张洁说,“过去,上海在文化产业方面按照各区域有各自的分工和特点来布局,而这次对临港新片区文化产业的支持涵盖了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


“临港新片区将文化产业从零做起,优势是没有羁绊,但另一方面也没有基础,需要和上海原有文化产业的定位有所‘错位’,同时还需要发挥集聚效应,尽可能多地吸引优质文化企业落地。”张洁强调。


临港滴水湖


临港新片区在白纸上作画,既有优势,又有挑战。对于临港新片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临港方面《政策》相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临港新片区的优势既在于拥有自贸区新片区的国家战略定位,允许我们在投资、贸易、金融、人才引进等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上做更大的突破,也在于临港新片区拥有以关键技术核心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以及集海运、空运、铁路、轨道交通等于一体的交通优势。相对丰裕的土地资源,海天一色的自然环境等天然优势,这些都是发展和壮大临港新片区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再加上产业、税收等政策的加持,相信在体现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等相融合的包括影视、演艺、艺术品、文化装备以及外向型的文化贸易等方面都会有不错的发展。”


临港新片区作为自贸区在政策上更开放,这将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更宽阔的道路。张洁举例说,“艺术品拍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艺术品保税在国内各大保税区已经普遍开展。目前国内各大保税区普遍提供附加价值较低的仓储等业务。从临港片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来看,文化金融服务的突破最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来吸引全球综合型文化金融服务机构入驻。综合机构为艺术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信息收集、价格鉴定、收购出售、担保融资、财产规划、活动赞助、策划管理、保全运输、收藏策略、维修监督等。临港片区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吸引这些世界知名综合服务商入驻。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如拍卖中的担保融资服务,属于高附加值服务,与国内其他保税区所提供的服务形成差异,将临港片区建设成为高端艺术品交易的聚集地。”


除此之外,临港新片区作为自贸区在吸引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机构落户方面也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2


拟建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事实上,上海在2017年底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时就提出目标:未来五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到203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张洁认为,达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这些年上海的文化产业前进路上也遇到不少困难。


首先,文化企业的收益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很难融资;同时,文化企业上市要求高,“企业要上中小板,需要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这对文化企业来说是很难的。”张洁坦言。


其次,文化产业方面的产业链不完善,抵押机制不完善,只有看得见的东西才可以抵押,如工厂、机器等,而版权这类看不见的东西目前还不能进行抵押。


再次,“上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学院,这点和上海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定位是不符的。在人才和氛围两个方面都不利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张洁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张洁认为,临港新片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上海整个发展目标是契合的。因此,解决融资难、引进民间资本,完善文化产业链和抵押机制,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也是临港在促进文化产业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家李治国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第一要注重人才,第二要完善市场机制,第三需要政府进行引导,给予一定支持。”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集聚,无论是影视演艺方面的人才,还是动漫、电竞方面的人才。人才需要培养,也需要引进,那就需要给相关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我认为这是最核心的一块。”李治国强调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政策》相关负责人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绝不是文化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也不是仅仅出台一个政策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时间沉淀、资源积累,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回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本身,最主要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招大引强,希望通过好的政策吸引越来越多优质的企业来到临港新片区投产兴业;二是孵化培育,发挥政策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助力已经落地的企业,特别是有潜力的企业,在临港新片区这片沃土上不断发展壮大。”


3


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先进制造业,还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便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之一。


李治国认为,“重视文化产业意味着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海既是‘排头兵’,又是‘先行者’,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可以发挥一个龙头作用。”


“文化产业和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要能代表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也需要金融方面的支持。在上海,尤其是临港新片区推出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临港滴水湖

上海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而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依托,“如何做出更多更强大的文化企业,这方面上海还有较大空间可发展。相对于国际上一些文化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我国目前文化产业规模还不大,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投融资体系方面可以做一些贡献和表率。”张洁表示。


同时,张洁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强调对外文化贸易时一直提倡出口,但目前我们出口的更多是‘产品’,出口‘服务’相对少,而‘服务’才是附加价值更高的部分,如迪士尼出口一部电影,其在票房上的分成远远超过我们出口手工产品,附加价值比例不可比。”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应对与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提出要求。“当下的国际关系处理依托于文化方式,文化的传播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价值观传播,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来更多话语权,增强文化实力是必然的。”张洁很肯定地说。


将高端制造业作为主打项目的临港新片区,也将“软实力”的打造提上日程。在此次发布的《政策》中,对于文化产业的补贴奖励力度很大,提出“拉流量”式补贴,其中谈到对影视业的奖励时,更是强调给“在临港取景拍摄或后期制作”的作品给予奖励,“这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宣传和推介临港新片区,出镜可以让更多的企业知道临港,了解临港,进而落地临港。出镜也可以让更多的游客知道临港,了解临港,来到临港。一部作品火了一个城市的例子并不鲜见。”《政策》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落地在临港新片区的影视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好,也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影视产业链条,对于致力于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的临港新片区,提高‘出镜率’是必要的。”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