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第37期寻找全球潮商经济的脊梁:商业领袖篇>综述>解读全球潮商经济的脊梁成因

解读全球潮商经济的脊梁成因

2012年09月28日 00:00 来源:天下潮商 作者:陈少斌


  在人体学上,脊梁,指的是脊柱,由位于人体背部的26节椎骨构成,起着支撑人体直立并进行灵活运动的作用。在修辞学上,它被用作比喻在某一群体或某一事业中起骨干支撑作用的突出人物。

 

  在雄壮浩荡、叱咤世界风云的潮人商帮中,谁是他们的脊梁?谁是支撑他们顶天立地,称雄当世的领袖人物?谁是代表他们的商业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灵魂人物?这是本期《天下潮商》“寻找全球潮商经济的脊梁”大型主题报道试图解答的问题。

 

  我们从浩如烟海,英才辈出的天下潮商中,遴选出30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商业领袖,有19人,他们所经营的企业的规模和行业地位在世界或区域范围内名列前茅,代表着潮汕商帮的最高商业成就和强大实力;二是潮商领袖,有11人,他们是潮人社会中的领头人、主心骨,在潮商群体的自律维权、公益慈善、敦睦乡谊、市场拓展和文化传承活动中起着组织带头作用。

 

  这30名精英就如同30节坚强的脊骨,支撑着潮帮巨人昂然挺立,跻身于世界商帮之林。

 

  在哪国都能当上首富

  在哪行都能做到最大

 

  30名潮商领袖中,有将近半数(14)人创业地集中在香港、澳门和泰国,另有9人创业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支三国,2人在澳大利亚。2人在法国,2人在毗邻香港的中国深圳和惠州,1人在美国。港澳、东南亚是近代以来潮人移民最多的传统国家和地区,法国是东南亚国家历史上的殖民地宗主国,澳大利亚是与东南亚地理接近的国家,后两者都是1970年代印支战争期间东南亚潮人二次移民的主要去向国。这说明,潮商精英获得最大成功的地点是在潮人同乡密集的区域,依托亲缘、族缘、乡缘结成的“熟人社会”网络,在潮商生存发展和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善于经营人脉是潮商成功不二法门。

 

  30名商业领袖和潮商领袖中,有多人成为创业所在地的首富。从事航运、码头、房地产业、祖籍潮州的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祖籍普宁的法国连锁超市经营商陈克威、陈克光兄弟是欧洲华人首富;祖籍汕头的食品大王陈金成是越南华人首富,普宁籍的百货、酒店业巨头张贵龙是老挝首富,潮州籍的陈丰明是柬埔寨华人首富,潮阳籍的周泽荣是澳洲华人首富,而澄海籍的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澄海籍的泰乍仑集团董事长苏旭明都曾多年占据泰国首富的宝座。这当中不少人甚至掌控着创业所在国的经济、金融命脉。

 

  30名商业领袖和潮商领袖中,其企业在世界或当地同行业内做到规模最大的就有22人之多。在这些人旗下,有全球最大的码头运营商(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李嘉诚旗下的屈臣氏),全球市值最大的华人网络企业(马化腾的腾讯控股),全球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化经营商(谢国民的正大集团),全球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商(陈汉士的泰万盛),全球最大的夹板生产商(彭云鹏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全球最大的超声波铝线供货商(周振基的振基电子集团),有世界五大钟表集团之一(庄学山的中南集团),有曾位居亚洲最大的饲料企业(陈伟南的屏山公司),有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性商业银行(陈有汉的盘谷银行)。还有香港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陈有庆的香港亚洲金融集团),有马来西亚最大的钢铁生产商、最大的超市集团(钟廷森的金狮集团和百盛集团)、泰国最大的路灯企业(刘锦庭的泰大实业)、越南最大的食品集团(陈金成兄弟的京都集团)、柬埔寨最大的移动通讯公司(陈丰明的皇家集团)等。

 

  起家方式多样

  精耕文化深厚

 

  这些最成功的潮人商业领袖,创业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白手起家,自立门户的,如做推销员出身,1950年创办塑胶厂的李嘉诚,小贩出身,1947年创办胶业公司的陈伟南(潮安籍);有子承父业,青出于蓝的,如1968年从父亲手中继承正大集团,并将正大做成全球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化企业的谢国民,在父亲创办的盘谷银行经历了21年磨炼才接手掌舵的陈有汉(潮阳籍),1993年在父亲开办的家庭工厂基础上创办京都食品加工企业的陈金成兄弟(汕头籍);有收购现成企业而创业的,如1980年在兄弟协助下收购大马造纸与纸品公司的林源德(普宁籍);有从国企高管阳光暴富变身为老板的,如通过成功经营地方国企TCL,再经由股份制改造和成功上市而成为TCL股东的李东生(揭阳籍)。

 

  潮人领袖常见的创业发展模式,是“从一而终”。年少时进入一个行业,从做学徒、替人打工、做职业经理人或替父辈打理生意入手,在行业内积累了经验、技术、客户、人脉等资源后自立门户,并终身从事同一行业,或以此行业为核心沿产业链的上下游开拓业务。比如林源德从1967年进入造纸行业,在业内做了13年职业经理人后,才收购大马造纸自行创业,并将其发展为马来西亚第一家造纸业上市公司;马介璋(潮阳籍)初中毕业当了3年裁缝学徒后,于1963创办成衣加工业,再发展为后来的达成制衣公司,之后再旁及与服装业相关的纺织布料、珠宝、物流等业务。彭云鹏(陆河籍)上世纪60年代初进入林业,先在印尼木业巨子黄朋安的公司工作,替人打工10多年后才创办了自己的木材公司,成长为“林业大王”和“胶合板大王”。郑鸿标(潮州籍)1950年进入马来西亚银行界,打拼16年后才在1966年拿到银行牌照自主创业。在22位创业超过30年的潮人商业领袖中,有21人至今仍从事着其早年出道时所从事的行业,或仍以其为主营业务。这突显了潮汕商帮的创业风格——不熟不做,稳健,审慎,有等待时机的耐心,有深耕行业的精心,有持续做大做强的恒心。缺点是略显拘谨保守,像李嘉诚这样经历了大跨度的领域和行业转型的潮商并不多见,而往往正是这极个别敢于舍弃自己的入门行业,突破产业周期局限,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追逐商业机会的潮人,才能将事业推向更高的巅峰。

 

  年轻一代10多年

  顶父辈一代60年

 

  从代际结构上看,30名潮人商业领袖总体上年龄偏老。除个别数人年龄不详外,至少有20人超过60岁,当中又有14人超过70岁。他们都有40年以上创业史,其中年龄最大的是现年93岁的香港屏山企业董事长陈伟南(潮安籍),迄今已有70年的创业史。李嘉诚也有62年创业史。这些人堪称潮汕商帮中的长青树,显示了潮商持久永续经营的能力。60岁以下年龄段的只有7人,他们大多发迹于上世纪90年代及以后,创业史在25年以下。其中最年轻的是现年41岁的马化腾(潮阳籍),自1998年创办腾讯起,迄今不过14年的创业史。

 

  年龄、世代的差异与所从事行业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年龄60岁以上,创业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老一代商业领袖,从事的行业集中在传统的农副、种植、食品、饲料、木材、造纸、钟表、贸易等领域,只有3人从事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1人从事钢铁业。由于潮汕乡土人多耕地少的历史原因,老一代潮商都养成了深耕精耕的文化传统,惯于以农林副业为基点,从相关的产业链条上寻找创业机会,再通过成本控制和优秀的管理在这些高度成熟的微利行业里保持利润空间。如在上世纪70年代印支战争中从东南亚分别移民到法国、澳大利亚的两位普宁籍老乡陈克威和周光明,移民后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与农牧业相关的食品超市业。悠久的创业史也显示了老一代潮商通过传统微利产业完成财富积累的漫长周期。

 

  年龄60岁以下,创业于上世纪80年代的周振基(潮阳籍)和李东生(揭西籍),都从事消费类的电子、家电行业,他们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家电普及浪潮。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快速积累起财富的一代,要么是依托网络等新经济产业——如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爆炸式增长中乘潮下海的马化腾,要么是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年代——如1992年创办仁恒置地进军上海楼市的钟声坚(54岁,陆丰籍),80年代末从澳洲回广东投资房地产的周泽荣(潮阳籍),也有个别是因为把握住特殊机缘取得了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如陈丰明(42岁,潮州籍)作为柬埔寨首相洪森的私人顾问,凭藉政治地位拿到政府发放的特许权、许可证和租售土地,拥有CTN电视台、国内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公司和彩票公司的控股权,37岁时即成巨富。依托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借助IT、电信等新兴产业,加上更为娴熟的资本市场运作,年轻一代潮商积累财富的速度远远超越了他们的父辈。

 

  社团头领能量非凡

  聚合潮帮问鼎天下

 

  天下潮商之强大,不仅仅在于一个个分散的个体,更在于潮汕商帮的整体合力。温州商帮以喜好“抱团”著称,事实上,潮汕商帮“抱团”的传统比温商更深厚更悠久,并且运作也更成熟,而这得益于潮人社会有着比温商团体更强有力的领头人物。30名潮人领袖中,有11人担任着或曾多年担任海内外各地的潮州商会、同乡会、潮青会、中华总商会等社团的首领。他们发挥着团结潮人社会,聚合潮汕商帮整体竞争力的非凡作用。

 

  11位潮商领袖沿着地缘、血缘、业缘的链条,把广大分散的潮商组织起来,建立社团,形成强大势力,在潮商群体的团结互助,自律维权,敦睦乡谊,公益慈善,市场拓展和文化弘扬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潮安籍的吴南祥,他担任会长的新加坡八邑会馆,联结起了潮安、澄海、潮阳、揭阳、饶平、普宁、惠来、南澳8个县属的潮籍乡亲,会员达5000之众,成长为新加坡最有影响的六大社团之一,为潮人在新加坡政府内阁中拥有超过一半席位奠定社会基础。揭东籍的许世元,主动出资成立澳门杂货商会,并任第一任会长,结束了杂货行业群龙无首的状态。他还团结当地潮商成立糖联、油联、豆联等联营机构,同时创办澳门潮人同乡会,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国货推销队伍,为国货在澳门打开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普宁籍的周光明在1988年组织成立了澳洲潮州同乡会,建立福德社帮助遇到困难的会员及其家庭。如今八旬高龄的他仍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团服务和澳中交流之中。揭阳籍的法国潮州会馆会长吴武华,长期主持会馆华文教育,协助潮人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同时,不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德。

 

  事实上,在潮商精英中,商业领袖和社团领袖这两种角色从来不是截然划分的,而经常是兼于一身,他们中的很多人,商业成就和社会成就一样耀眼。比如张贵龙既是老挝首富,又是万象市潮州乡亲会会长;谢国民既坐拥闻名全球的农牧商业帝国,又是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马介璋既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原料交易中心深圳华南城的老板,又曾任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香港潮州商会会长。普宁籍的刘锦庭一边经营着泰国最大的路灯企业,一边担任着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在30名潮商领袖人物中,既拥有称雄同业的冠军级企业,同时又担任着当地潮人、华人社团领导职务的人,达21人之多,他们是潮汕商帮中的“双料精英”。

 

  这些潮商领袖,遵循“义利并举”的理念,将商业智慧运用到社会事业当中,实现了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潮州籍的庄学山,曾任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香港潮州商会会长,借鉴英国“社利企业”的理念创办绵德社利,以商业盈利可持续地滚动投入公益项目,开办了制造高级毛衣的绵德服装公司,为香港屯门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使得一批有经验、有技术的本地工人得以重返岗位。法国潮商侨领陈克威兄弟利用他们在华人维权活动中积累的传媒业资源,投资创建陈氏传媒公司,致力于法中之间影视文化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在帮助中国优秀电视节目走出国门的同时,又为陈氏集团开拓了多元化发展的新空间。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