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英歌”呈现民国潮汕文化风俗盛景

2024年08月10日 10:10
汕头日报

大字

今年7月10日至8月底在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举办的潮汕非遗嘉年华节,吸引了潮汕各路“英雄豪杰”在此轮番表演“中华战舞”——英歌舞。而鲜为人知的是,英歌舞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唱英歌”。


 146256_35dcd404-97e2-4535-b749-dfcd9bd23154copy.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来已久

 

英歌舞,2006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潮阳、普宁、陆丰等地方。作为集武术、戏剧、舞蹈、民俗于一体的英歌舞,最初是潮汕民间时年八节(主要是元宵)游神赛会的必备节目,现在亦不例外。

 

英歌舞是集体舞,其表演角色出自《水浒》中的英雄豪杰,即108好汉。只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段、不同地方选取的“好汉”角色略有不同。

 

完整的英歌舞队伍分为三部分,即前棚、中棚和后棚。不过,不同时期的前、中、后棚内容均有变化。

 

据介绍,现在的前棚人数,规模较小的有24人或36人,大规模则达108位舞者;中棚是表演传统曲艺节目,更具戏剧性及娱乐气氛。这部分的内容变化相对较大,不同时期往往有不同的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表演节目有:佛公佛母、洗耳恭听、双摇鼓、农夫扶犁、徐大江拖车、钓鱼、桃花过渡、斗畲歌、和尚戏尼姑、闹花灯、京城会等;后棚在新中国成立后亦有变化,主要是表现梁山起义军与民众的“军民”联合,每人手执各类刀、枪、剑、戟,形成声势浩大的武士队伍,近年似乎很少见了。


 146256_9b508ad2-eaf7-48d6-a83c-ba4f36f0dc4fcopy.jpg


热闹“唱英歌”场面生动再现

 

笔者阅读民国时期地方报纸时,同样有一些对潮汕英歌舞表演的报道,其所描述的细节,便与上述内容有所不同。现摘录一些与诸君共享:

 

前棚:开路的是一对戴着绘成满脸堆笑面具的“吉祥物”,手拿葵扇,扭前扭后,称“五谷母”或“伯公伯母”,象征五谷丰登和合境平安。英歌舞手人数可多可少,最少不少于18人。最前面是玩蛇的时迁,其余分两部分,前部分手执两段尺余的木棍,后部分腰携花鼓,中间还有一位被绘成“白面书生”的武松,恰似《水浒》中救柴进的故事。走路表演时是一行纵队,遇到宽阔的广场,观看的民众多,他们便改为二行或四行,表演时围成圈,内圈往外走,外圈往里走,相互穿梭,不断变化。

 

中棚:在民国时亦属于“后棚”,就是唱戏。三人或二人为一组,按照各自戏里的人物化妆,后边跟着吹奏乐器。戏出基本都是“双玉鱼”“错、错、错”“桃花搭渡”“周不错”等,很少变化。因为大家都是同乡业余的农民,有时为了角色配对,或有媳妇同家翁演“桃花搭渡”,或亲兄妹演“蒋英哥休妻”等,他们往往唱得很投入,常常惹围观的乡人发出善意的笑声(旧时女性演戏就极少,故这种临时配对更会惹乡民围观和引起笑声)。

 

后棚:唱戏的后面就是所谓“布马舞”,常表演的有“白鸟记”。表演者各骑着布制白马,真刀真枪“击杀”一场。据说,抗战时期,有救亡团体还利用这一形式来宣传抗日救国。


 146256_3c7cbf35-c7aa-4089-9334-a3d5eca8daf8copy.jpg


“英歌舞”称呼也“与时俱进”

 

至于对“英歌舞”的表演称呼,似乎亦“与时俱进”,民国时称“唱英歌”,现在则常称为“敲英歌”或“舞英歌”和“英歌舞”。

 

英歌舞的特点是边走边舞,场地宽阔更为适合,改革开放之后英歌舞已走出乡村,走进城市,成为潮汕各地节日最受欢迎的广场舞节目。一些大型活动或会议的开幕式亦常常邀请英歌舞进场表演以烘托气氛。如2005年底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暨第六届潮学国际研讨会,大会开幕式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举行。上午,雄伟的体育馆门前锣鼓喧天,台阶两侧,一群生龙活虎的英歌舞者,敲击着短木棒,迎接进场嘉宾 ,那震撼的场面至今印象深刻。

 

随着潮汕旅游业的发展,潮汕文化亦得以广泛地宣传及传播。英歌舞还被冠以“中华战舞”而成为潮汕一张靓丽的名片,走红全中国甚至全世界。

 


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电脑版|手机版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5121号

ICP备案:粤ICP备20014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