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衍龙:八十载难舍筲箕情结

2016年12月29日 14:34
揭阳日报

大字

图片.png


竹篾里编织美好生活

 

陈衍龙今年91岁,除了耳朵有点背,视力相当好,做起事情来十分利索,没有丝毫老态龙钟的样子。当我们来到他的家中时,只见房间里堆着几摞筲箕成品。老人一边向我们介绍,一边继续手中的活,只见削好的篾条在他布满厚厚老茧的双手腾挪翻转,拨动压织间,筲箕的雏形显现,让人惊叹不已。

 

竹制品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是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而陈衍龙的家乡揭西县塔头镇月潭村盛产竹子。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除了看到村里人在田间耕作,就是几乎家家户户的大人都会制作竹制品。10多岁的时候,陈衍龙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手工制作各种竹制品,例如篾扇、竹篮等等,其中就包括筲箕。“第一次做筲箕,手指总被划伤,费了好几天才编好,但样子很难看!”陈衍龙说。他当时并不气馁,而是更加认真地向父母学习。后来,因为他的筲箕编得好看又好用,所以他就在农余专注编织筲箕。靠着一边种田一边编织筲箕,养活一家人。

 

编织筲箕,看似容易,实则繁复。砍来的竹子要削成柔韧的细长的竹篾,再像织毛衣一样交互编织。为了保证筲箕内侧的疏密适中,在切削竹篾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保证每根竹条大小大致相同,厚薄基本一致。为了保证筲箕耐用,做完了筲箕的主体部分之后,还得从一种柔韧性较强的竹子上砍下竹片,削成圆形的条状来做“甲”(土音,即筲箕的边缘)。“甲”与筲箕的主体部位要用藤条绑起来。(如今,为了方便快捷,改用塑料制的“藤条”代替了纯天然的藤条。)筲箕完成之后,还要晒干,然后“规紧”(土音,即用手使劲将筲箕主体部分的竹条往后推),紧接着就是利用小铁锤之类的工具,轻轻敲打,让竹条紧实。最后,是“修花边”。用小小的竹篾片将缺口边缘修补齐全,篾片需要不断缠绕,直到牢固、美观。

 

如今,陈衍龙编织的筲箕只有两个型号,大号的长130厘米、底高50厘米、口宽35厘米,小号的长80厘米、底高30厘米、口宽20厘米。“编好一个大号的筲箕,大约需要40分钟,小号的也需要20多分钟。”陈衍龙说,要想把筲箕编好,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只有专注投入了,编出来的筲箕才能美观实用。

 

延续未完的筲箕情

 

旧时没有塑料制品,状似蛤蜊的半边壳的筲箕,是一种民间常用的竹制盛具。陈衍龙介绍,筲箕销售的黄金时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那时他主要编织的是大号的筲箕,因为揭西广大的农村家庭都有种植水稻等,水稻每年两熟,晒制稻谷之后,需要用筲箕将稻谷盛起来,再倒进箩筐或者蛇皮袋中。人们也用筲箕来扬谷,以借用风力,让稻谷中掺杂着的秕子、禾叶、枯草、昆虫等与谷子分离开来。

 

不过,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塑料制品的流行,筲箕也像其他竹制品一样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生意越来越差。因此,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陈衍龙的儿女们虽然懂得编织筲箕,但也都纷纷出外做生意。“对后生仔(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落后的,是老掉牙的,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谈到手艺传承问题的时候,陈衍龙深邃的眼眸里,透露着对传统手工艺的喜欢和不舍,更多的却是一种淡然。他认为,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当下,传统手工艺遭受冷落是一种必然,人总要顺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进步。

 

虽然自己生活条件很好,但年事已高的陈衍龙却依然乐此不疲地编织着筲箕,并亲自到五经富、棉湖等邻近乡镇贩卖。陈衍龙介绍,由于筲箕与潮汕地区居民的生活民俗等习惯有密切关系,因此现在依然有人购买。也有一些人讲究环保,用小型号的筲箕盛放水果或蔬菜。更有人将筲箕视为一种历史的见证,买回去装饰或珍藏。陈衍龙表示,之所以坚守着这门手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习惯了劳作,闲不下来,通过竹编还能给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陈衍龙的做法得到了4个儿女的赞成与支持。他的大儿子说:“老人家一辈子都爱这一行,如果不让他继续做下去,他的精神无从寄托。”每逢出外,儿女们也只能是叮嘱他早点回家,注意安全。

 

陈衍龙笑着说:“我这辈子除了拖‘四脚车’(拉牛耕田),就喜欢制作筲箕。欢迎大家都来交关(购买)。”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就会一直编下去。“不过,我还是希望这门手艺活能传承下去,如果有人愿意学,我会悉心传授。”陈衍龙说。

 


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电脑版|手机版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5121号

ICP备案:粤ICP备20014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