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潮汕著名木雕匠师周遇宝先生及其百年传承
2016年12月26日 12:08 来源:张泽华 周常平作者:
序
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溪南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是普宁著名的木雕之乡。这里曾经古树婆娑,榕江南河更潜藏着无数的古木,它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伴随着清漣涟的河水滋养涤荡着一代又一代的周氏子民。古木无声,却以淳朴之质吸引着人们的眼光,启迪人们的艺术修养,而祠堂文化,雕梁画栋所带来的神圣唯美,更吸引着那些向往美善于发现美的眼光,于是这里诞生了无数的木雕艺人,他们在木雕领域孜孜以求,以自己的才华智慧为古朴的乡村带来异于都市的另一片唯美天空,不断为理想家园建构各种传奇元素。而这些掌握着木雕奥秘的艺人一旦受河的启示走出去,汇进蔚蓝的大海,走进都市,却也营造另一片奇美的天空。在这些出类拔萃的艺人中,以周遇宝先生为代表的木雕世家,更是书写着潮汕木雕百年传奇。
一.从木雕世家走出的大师
他被明清的名匠
精心雕刻。饱满的额头
包裹智慧。鹰眼锐利
抓住本质
1912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一方面新观念、新思维在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开始拔节生长,另一方面传统的民俗文化同样欣欣向荣,甚至更有浩荡之势。这一年,周遇宝先生也在碧波荡漾、古色古香的古寨大寨诞生。他是幸运的,甫一诞生,第一种声音就是潺潺的流水声与凿木声的交响,如一阙生命奋进的旋律楔入他的第一记忆;第一种味道就是浓浓的木香,它们像清醒剂,又似催化剂,使他对木的热爱时时发酵。作为清代潮汕一代名匠周理发的三子,伴随美好的宗祠文化,古树乔木、古宅长大,他的玩具是木,他的生活是木,每天他耳闻目睹的就是一群驰骋于木雕领域得到名商大贾器重的家族成员。
那时潮汕迎来了木雕的繁荣时代。从清代末期的咸丰、同治、光绪年间(1851—1908)乘“红头船”出海的富商巨贾以及在潮汕创业致富的潮人为了光宗耀祖大兴土木,建屋造园。寺庙,祠堂,豪宅离不开木雕装饰,雕刻作品以“斗艺”的方式进行。邀请两班建筑、木工队进行斗艺,双方封闭起来各显神通,完工时拉开幕布,优胜者名利双收。同台竞技,斗的是才艺和功底,斗的是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殚精竭虑的探索精神使明清潮汕木雕达到艺术的顶峰。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成长的父亲周理发先生,转益多师,特别是师从揭阳名匠国强师傅、黄开贤等而成为一代的佼佼者。他的足迹遍布海阳(今潮安县),澄海饶平,所作宗祠,不下百处。作为一代名师,他以策马挥戈、携鸬打渔蓑翁、峻岭栈道古桥和飞檐宫阙等见长,作品深具神韵。
这个与爱迪生发明电灯同岁的木雕巨匠,心中始终留存着一盏明灯,无论怎样黑暗的环境,依然发出光芒。即便日寇的铁蹄践踏着潮汕大地,为避战乱,返回故里,重操故业,先后在普宁及周边也创作了几十座祠庙的木雕。而经他培养的学徒有四十多人,皆成为木雕名匠,他们共同为推动潮汕木雕艺术的的繁荣做出贡献。而今,陈列于流沙红宫的"满堂红"一对,即便经历世事变迁,依然焕发着时代的光辉,给人们带来某种精神的希翼。
20世纪30年代周理发的金漆木雕(陈丹摄影)
父亲对木雕艺术的执着和成就,激起了周遇宝先生对木雕的心驰神往。这个额头饱满生性聪慧的少年,一双深邃尖锐的眼睛,似乎天生为木雕而生。十三岁那年,他拿起了凿刀和木槌,也执笔绘画图纸,开始了对木雕整个流程的学习。观千剑而后识器,处于木雕艺术鼎盛时期的他有幸与前辈等共同参与无数的木雕创作,得到他们的悉心指点,他的进步神速。而父辈们创造出来的深浅浮雕,通雕等表现手法经他的感悟而得到化用,对剔透、镂空、多层次技法的熟练程度使其在狮子,花鸟虫兽等有独到的造诣,当然他对木雕艺术的掌握是全方位的,潮汕人熟悉的潮剧戏曲、章回体小说的故事题材同样为他所喜爱。相较诞生于明清时代的父亲,在清王朝被推翻,吸纳西方进步思想的周遇宝先生,在木雕艺术上又有新的突破,艺术语言更为丰富。与时俱进,他也积极摸索探究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宏阔的时代文化。
周遇宝、陈舜羌、李水棕等12位艺人雕刻的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农民运动讲习所》木雕(鸟瞰图)大屏风(陈丹提供)
抗日战争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大地战火纷飞,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居无定所,土木不兴,潮汕木雕艺人大量流失,木雕行业奄奄一息。解放后,生活安定,国家对工艺美术提出“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民间工艺美术开始重现生机,潮汕各地纷纷组织民间工艺美术艺人,成立工艺厂(社),木雕艺术也从寒冬走进春天,走进国际市场。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木雕的繁荣和艺人们的探索精神,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打开人们的视野,作品不断突破创新。1958年省建设农林展览馆时,他被调往创作木雕工艺品。1961年省政府为美化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他与陈舜羌、李水棕等12位艺人被调至广州创作人物、花鸟挂屏,是《农民运动讲习所》木雕(鸟瞰图)大屏风的主创人员之一。1962年汕头市为发展木雕出口生产,到普宁、潮阳县等地发掘技艺人才,年底周遇宝先生与其他人一起被调到汕头市工艺美术厂木雕车间工作,承担创作出口样品,培养学徒等重任。他所送的作品深受外商青睐,成交率高,为国家带来笔笔外汇。据说因为订购量大,木雕厂没法独立完工,不少样品还分发到潮汕各地,客观上促进了潮汕木雕业的欣欣向荣。
二.承古开今,独具一格
他被时代刻出
时光的运刀转折、顿挫、凹凸、起伏
刻出他的光环四射桃李满天下
他被自己刻出
燃烧的激情
淡泊的人生
周遇宝先生的创作风格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之作,古典戏曲故事,也不乏反映主旋律的时代之声。
1961年以周遇宝先生等12人为主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中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木雕(鸟瞰图)屏长5.25米,高3米,是原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品,所刻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会址,亭台楼阁与流水林木相映成趣。作品气势恢宏,雕工精良,属于国家级木雕精品。该屏风采用了深浮雕、浅浮雕,透雕等多种工艺手法,三十五个人物,栩栩如生,为画面带来勃勃生机。刀笔精细明快,线条婉丽清远,疏密有致,有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之妙。物像呼应,人物和场景相融,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喻示革命者铮铮不屈的气节。充分表现了潮汕木雕大师们的超绝技艺。
艺师李小凤女士撰写汕头工艺美术厂的发展历程以及自己的创作经历时,她坦言自己就是周遇宝先生的女传承人。在同一批的女学徒中,唯一跟随师傅一起制作参加每年的百花奖作品,春季、秋季交易会样品。
在她的笔下,我们似乎又回到那个火热的60年代,百载商埠,再一次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汕头工艺美术厂更是人才济济,东西方文化荟萃,这里既包括受过西方艺术教育人才,也包括传承了地方传统民间技艺的人才,范围涵盖了国画、木雕、纱灯、泥塑、彩帘、织帘、鸟笼、彩瓷。画家陈政明也专程为木雕创作过画稿 “藏族歌舞”,该木雕参加当年广州春季交易会。李小凤女士至今还记得与周遇宝先生合作了一幅作品“富贵描蝶”,那是第一幅参加百花奖的处女作,主题描述了花丛中猫戏蝶的情景,大背景是形态各异的牡丹花和含苞欲放的花蕾,底座的花丛中矗立着一块巨石,巨石上的两只小猫,一卧一动,卧的那只酣睡着、形态可掬。动的那只,舞动着前爪捕捉正在牡丹花芯中采花蜜的蝴蝶,其中小猫的胡须是用富有弹性的鸡毛羽脉制作,使小猫看起来活灵活现。虽然已是40多年,她仍然记忆犹新。
周遇宝先生创作的挂屏《樊梨花拜帅》(来自陈丹)
根据工艺美术师、汕头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广锡介绍,周遇宝先生曾先后创作了两幅现代题材《狩猎》与古代人物题材《樊梨花拜帅》,前者是在工艺美术厂木雕车间时创作的,后者是1973年汕头木雕厂正式成立后制作的。自1966年“文革”开始至1971年期间,木雕的创作和生产仅限于一些现代、花鸟类题材。直到1973年周总理提出“除了反动的、黄色的、丑恶的以外,都可以生产和出口”,创作题材才放宽了。两幅作品皆以樟木为原料,髹漆贴金。近期笔者前往溪南古村落调研,才有幸一堵芳容。岁月退却掉金漆之富贵耀眼,只留朴实的本质,独对时空的变幻。正如曾广锡先生描写的那样,挂屏《樊梨花拜帅》高46厘米、宽30厘米、厚5厘米,取材于传奇小说《薛丁山征西》中的“樊梨花拜帅”,是典型的潮汕通雕。画面分上、中、下三径,23个人物、6匹战马以及城墙、亭台、岩石、树木都统一在“S”形的径路上。人物表情不一,动静相宜,除中间的大殿完整利于塑造女主角的形象外,其余分布左右的四个亭台和城墙仅露出一半,具浓郁的舞台效果。上径正中的征西大元帅樊梨花凤冠上雉尾高扬,一身戎装,身佩宝剑,手执令旗,英姿飒爽;军师、兵士、文官随伺后面左右两侧,众将披盔挂甲,舞双锤、提长枪,斗志昂扬;中、下径描述两军厮杀的场面,将士们擂鼓、挥旗,神形各异,生动逼真;六匹动态各异的战马驮着勇武善战的将士激烈撕杀。长枪、双鞭、双锏、大刀等兵器与人马交叉咬合,共同构成紧张的战争场面,似乎隐约可闻十面埋伏的惨烈厮杀。作品构图严谨、紧凑,满而不杂;人物神形毕肖,刻划细腻,通、浮、沉雕技法融为一体,艺术感染力强。周遇宝先生的家人曾经多次回忆老先生观戏不注重故事情节,总在细心观察人物表情动作及饰物制作,着实不假,严格的师承以及注重吸纳各种艺术语言造就他艺术之树长青。
周遇宝先生和他师弟周细弟一起创作的作品幸福院(周松茂提供)
曾广锡先生也对《幸福院》青睐有加。该作品是周遇宝先生和他师弟周细弟一起创作的作品,于1960年入藏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至今已56载。幸福院题材主要歌颂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兴办了敬老院,老有所养有所乐。作品写实写意相结合。选取潮汕传统民居的侧面墙壁为背景,屋脊、屋檐、通花圆窗及葡萄架构成一个温馨而富于生气的生活场景。累累硕果,叶片翻转多姿,生机郁郁,架上鸟语呢喃。作品层次丰富,玲珑剔透。葡萄架下三个老人谢顶,胡须飘飘,又有一少年,活泼可爱。雕花的“八仙桌”放着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热水瓶和两个杯子,靠墙而坐的老人,眼观棋盘,右手举棋不定;旁一老者侧坐椅上,身体斜倾,专注棋盘,拄杖捋须,若有所思;右侧着鞋老者,老花眼镜推至额上,光左脚屈起踏椅,左手捏烟斗火柴盒,右手拿着火柴枝似要点烟,神态悠然,胸有成竹;前一少年,斜挎书包,双肘撑桌,屈坐椅上,形态生动。颇有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桃花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趣。
作品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36厘米,以樟木为原料,素雕木料本色及刀纹清晰可辨。整部作品在一块木料上雕刻而成,无任何拼接痕迹,见证作者不俗功力。木雕凿粗坯后没有用砂纸加以磨滑,人物的头部、衣裤及竹木、花叶藤蔓刀痕迹毕现,线条刻划敦厚,刀工老到。人物细致生动,朴素而感人的生活气息与人刀具老的神韵,令人心旷神怡!
2016年《祖国颂歌:馆藏工艺品中的时代主旋律》在广州陈家祠开幕,共展出137件民间工艺红色精品,50件潮汕工艺红色精品亮相,其中就包括幸福院。
1969年,"七二八"强台风呼啸而过,牛田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军民抗击台风事迹。善于捕捉时代脉搏的周遇宝先生闻讯心潮澎湃,立即赶往牛田洋写生,并采访抗灾英雄,创作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军民同心抗台风》挂屏,讴歌英雄们顶台风,抗恶浪,众志成城护海堤的事迹。
三.师者永恒!师魂不朽!
(一)育人为本
他被自己刻出
燃烧的激情
淡泊的人生
师者,传导解惑也。自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师以来,数千年薪火相传,师的形象和精神已化为恒久而稳定的印记,深得世人认同。秉承“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爱教育,爱学生,在平凡中书写崇高,在微小中构筑伟大。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看似微不足道,却深深刻在学生的心目和行为中。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不经意中践行着使命。
汕头市工艺美术厂木雕培训组周遇宝(下排中)及其培养的第一批木雕培训学员合影。(陈丹提供)
一张网上发布的1966年老照片中,我们找到上面的字样:汕头市工艺美术厂木雕培训组周遇宝(下排中)及其培养的第一批木雕培训学员合影。照片共计二十一人,其中女性四位,除了前排的周遇宝先生,以及左边一个已届中年外,其他大体皆是青少年,有些甚至稚气未脱,后来撰文怀念周遇宝先生的就是左边第一个留长发小巧可爱的李小凤。他们都怀着对木雕艺术的憧憬对周遇宝先生的敬仰而加入学习行列。周遇宝先生右侧一个俊眉朗目鼻梁高耸的年轻人就是后来因设计古典名画《清明上河图》以及根据小说《红楼梦》《大观园.闹元宵》木雕而在中国木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工艺美术大师张维怀,这个有一定绘画基础并从事彩帘创作却没有木雕体验的学生因被周遇宝先生的木雕魅力所吸附自觉投身木雕的学习创作。照片中,周遇宝先生正襟危坐,有师者之范。而张维怀却与之紧紧相靠,形成一个绝佳的弧度,表达内心亲近却不陷媚的淡定。
周遇宝先生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学习磨刀,一丝不苟体验刀刃的锋芒。随后便是开凿,首先由遇宝先生凿出粗坯,再由学生细批。每一个人的桌前都放置一块木料,刀与手及木料不断交流,从生疏到逐渐心手相融。大多数时候,午餐过后,不少人都借此放松,但周遇宝先生却在每件作品面前逡巡。他锐利的眼睛往习作一扫,优劣立现。此时,他会坐下来拿起刀锤,进行修改示范。前后对照使学生心领神会,进步神速。七个月后这批学生毕业,从此学生必须自己交出作品。1966年第一期培训开了女性进入木雕行业的先河,而她们的勤奋和成绩也证明了女性进入这片领域的正确性,小巧玲珑的李小凤后来跟着师傅出样品,参赛,驰骋于木雕疆场,女性的温婉细腻给这个阳盛阴衰的行业带来一股清新柔婉之风。随后又有两个女孩走进了木雕这片集质朴与华彩的领域。以学徒带学徒的方式,先后有四十多个学生在这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继续深造,为木雕行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学生中,值得一提的是张维怀。这个颇有慧根的学生曾经就读于美术学校,接触过中西方艺术的熏陶,会绘工笔画。周遇宝先生的艺术造诣深深打动了他,经过他那双魔术师的手,那些栩栩如生的蟹,那些霸气威风的狮,那些说尽人世沧桑的戏剧,散发出浓浓的木香,有一种光辉笼罩,使他欣喜。下班后,别人都走了,只有他还在琢磨,如何掌握刀性,如何设计,研究不完的学问,解决不完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深层次用刀法,雕刻出层次丰富的木雕作品,尤其使他着迷。而周遇宝先生总是倾其所有,诲人不倦。于是有人说他对张维怀特别偏心。周遇宝先生呵呵笑了:“他勤学好问,你们应该向他学习。”后来学生发现,其实不管谁,只要有问题向他请教,他都毫不保留。
周遇宝先生的雕刻艺术全面,即便大家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神韵的猫,也能雕的栩栩如生。学生向他讨教,他说:“你们要多观察,猫很乖巧,狮则威猛。抓住不同的特点,再采用适合的表现方式。”为了让学生掌握雕凿螃蟹的方法,虽然他不吃螃蟹,却会让人买来螃蟹煮熟,剔除掉里边的肉,将之粘帖完整,让学生多观察。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周遇宝先生对学生的敦敦教导,无非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美探索美表现美的眼睛。
正是春风化雨的教育理念,不少学生后来成为木雕行业的精英,孔子有学徒三千,最终有所成就的是七十二人,而出色的也就那么几个。1972年陈炎坤也慕名学习木雕创作,与张怀维一样成为出类拔萃的潮汕木雕精英。
(二)一脉相承的煌煌巨作
潮汕特色浓郁的通雕作品《大观园。闹元宵》是张维怀艺术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至今在中国木雕界仍是无可代替的艺术精品。该作品根据(红楼梦)小说大观园的章节,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而构思出来的煌煌巨制,以通雕法再现荣国府元宵佳节的奢华景象。张维怀的绘画天分以及木雕艺术在这幅作品中得到大检验。众多的人物以及亭台楼阁皆是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而创作的,《大观园。庆元宵》大型挂壁木雕长12米,宽4.5米,厚0.25米,总面积54平方米。如何处理多层次使刀至为关键。而张维怀得周遇宝先生真传,娴熟用刀。曾经参加第一期培训班的周遇宝先生二儿子周天惠也从溪南带领十几个师傅参加了大观园的雕刻。作品巨大,张维怀将草稿分格,由干部分配给各个组进行创作。工厂狭窄,成品则搬到文化宫组装。这是潮汕有史以来的巨制,当最后作品可以合拢时,所有的人如释重负。后来这幅挂屏便一直放置在广州东方宾馆,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带来艺术的愉悦。
由张维怀设计,林致远、陈炎坤、周天惠、周天鸿、周艳平、周少雄等100多名艺人共同完成的清明上河图木雕局部(周松茂提供)
清明上河图木雕是张维怀在故宫见到原作后根据作品设计的另一幅恢弘之作。创作技法跟周遇宝先生一脉相承,是浮雕俯视图,有利于见到作品的全貌,可以看出从周遇宝先生他们曾经创作的鸟瞰图《农民运动讲习所》所得到的启示。当图样发下来时,许多年轻人都无可适从,不知如何下刀。从小跟随父亲雕刻无数作品的天惠分配到人物最集中的大桥部分,密密麻麻神态各异,社会背景不尽相同的人物形象需要不同的雕刻语言,天惠得心应手。周遇宝先生的三儿子天鸿及其媳妇周艳平也是雕刻的主力。《清明上河图》木雕创作的启动使木雕厂异常热闹,二百多名木雕师傅共同参与到这场恢弘的史诗性活动中,木雕厂常常灯火通明,人们忙碌着,也品尝到这种巨型创作所带来的兴奋感和荣誉感。当时周遇宝先生已经退休,他燃烧的艺术生命之光仍然在这里闪耀,以致当一只蝴蝶在热闹的木雕厂翩翩飞舞时,有的人说:"周遇宝师傅过来巡视了。"
原汕头工艺木雕厂艺人黄非洲、蔡浩洲、吴佩雄、陈日坚等根据张维怀《大观园。庆元宵》脚本缩小的木雕作品
时隔30载,2014年年底,1972年学员,已经60多岁的周遇宝先生弟子黄非洲先生以及另外三位当年汕头木雕厂的师傅再一次冲刺《大观园。闹元宵》,作品根据张维怀的脚本进行再创作,由原来 54平方米缩小为4.8米×1.26米,厚度15厘米,和2米× 0.8米两种规格。缩小后人物比例和亭台楼阁皆需要重新规划。据说单纯图纸设计便集体推敲了几个月的时间,在雕凿过程中不断再修改再创作。细观尚未完工的部分作品,人物形象生动,顾盼有致,各显不同的气质,其中穿插的亭台楼阁花鸟虫鱼皆错落有致,各臻其妙。据说目前汕头木雕市场基本为外地师傅所占领,汕头从事木雕的艺人寥寥可数。对于笔者询问这幅典型的潮汕通雕是否潮汕木雕的晚唱,黄非洲师傅发出沉重的叹息,“如今汕头本土已是后继乏人了。”从周遇宝先生那里学到的通雕艺术即便外地师傅皆很难掌握,因为通雕讲究通透、牢固、精巧,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预留位置,雕刻则是第二次创作,只有长期浸淫其中才能确保作品的连贯性。观师傅细批,有削木如泥的畅意,天赋、名师栽培和后期的努力,才能成就这不朽佳作,而如今哪一个年轻人愿意沉浸其中摒弃喧哗的世界?
(三) 行为世范
他明了育是教的本质,是教的灵魂,也是教的核心价值诉求,立德树人。既是技能的传授者,更是高尚德行的践行者。言传身教,以德教化,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最佳路。他承载了为人师表的社会期待。言行举止散发着神奇的魅力,成为点燃学生思想的明灯。师魂如花,奉献,坚守,造就师魂的鲜亮,绚丽!
虽然深得学生爱戴,也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学生,但周遇宝先生并没有任何得意之色,也不到处张扬,低调已经渗透到他的灵魂深处。记得有一次已经学有所成的弟子,如今的工艺美术大师陈炎坤前往探望恩师,表达感激之情,席间说:“我现在已经培养了几十名学生。”自豪感跃然纸上。周遇宝先生郑重地说:“你千万不要说你有那么多弟子,而是要那些弟子亲自说谁是他们的老师。每一个人心中自有一把天平,当他成功时愿意将你提起,那才真正是值得自豪的事。”
如今的世风,人们崇尚搭通各种管道,经营人脉。在这方面周遇宝先生并不擅长,恬淡自适是他追求的信条。当时的木雕厂人才济济,其中也不乏王兰若先生等潮汕名画家,周遇宝先生的低调务实以及高超的技艺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汕头成立工艺美术学校时,招收大批青少年系统学习。许多同行都喜欢周遇宝先生的小儿子,聪慧的周天思,想栽培他,但周遇宝先生婉拒了。因为这一次婉拒,本来曾与木雕结缘的周天思彻底远离了艺术,而从事与之毫不相干的电器行业。至今每忆起这件事,天思还是甚为惋惜。也许,如果父亲当时可以通融一下,他会继续沿着艺术的轨道探索,或者也是教书育人。其实,他并不理解父亲,一个木雕师傅的本分,"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不辞辛苦,效法天地生生不息,长养万物的精神,只求奉献,不求索取。
天思认为周遇宝先生第二个决策错误就是在他退休前省里不少领导动员他填表申报各种职称,周遇宝先生同样置之一笑,没有填写任何资料,这个双眼如电的老人,曾经缔造木雕厂创汇的神话,却带着一身风骨与精气神,拍拍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影,又回到碧波荡漾的大寨古寨,徜徉于乡闾小巷,听听巷陌间不时飘过的弦丝,潮剧,偶尔走进方楼土库,感受明式木雕的简洁大气,又或者他已把以往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岁月应该是减法,如同他的身体一样清瘦,不留一点多余的赘肉,进入和光同尘的境界。如今,那些当时填报个人资料的,他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他们的履历上笼罩着种种时代赋予的光环,当每次编写木雕史时,他们的名字一次次被提起,出现于各种典籍。而曾经在潮汕木雕史上刻下深深印记的周遇宝先生,却寂寂无名。
名与利,须勘破,可世俗间,谁能免。也许,真正理解他的只有母亲,这个旧式女子,每天忙于照顾子孙,操劳着这个家族的衣食住行,却给孙子即周遇宝先生的儿子起了四个充满浪漫色彩和玄机的名字:天伦,天惠,天鸿,天思。天真本性是万物的生命,万物的根本,屏除世事的干扰,心灵空明,受乎天本根圆融,富有人情味而达到自由的天地境界。而兢兢业业一生的周遇宝先生,难道心中没有潜藏这种没有羁绊的道家情怀,做一只蝴蝶,飞进时光之外。
时光在岁月里飞逝。用一只手的力量,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谱写着华美的人生乐章。周遇宝先生,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承载着不平凡的一生,他用精气神,诠释着师魂不朽的生命意义。
四.木雕世家薪火相传
我似乎敲响了一口几千年幽谷古钟,钟声惊醒了一百多年的记忆。尘封的画面模糊而又清晰,有些许忧伤,也有无数的感动。历史的碎片纷纷扬扬,如雪,如光。这个家族伴随历史的脚步,经历百年沧桑,感受人情冷暖,是否能如一棵树挺拔,枝繁叶茂?
这是一个难得的场景,在周遇宝先生的孙子,第四代木雕传人周松茂的穿针引线下,周天伦、周天惠、周天思三兄弟欢聚一堂。与几十年前的照片中四个风华正茂的照片一对照,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天鸿,即松茂的爸爸。老四天思说:“三哥天鸿对家庭贡献最多,他太累了,所以先飞走了。”如今,顶替天鸿与大家交流的,是松茂。木雕世家长期与木为伴,最大的兴趣是与木头默默对话。因此彼此见面并没有太多的话语,原先一直吟诵着陋室铭的大哥天伦校长也沉默着,第一期便参加周遇宝先生木雕培训的天惠更是出奇地沉默,百年木心,只任由年轮在时光之水蔓延。
只有聊起木雕,聊起那些如烟的往事时,生气才会在其中流动。在这个家族中,每个人都学习过木雕,包括大哥周天伦,四弟周天思。四大金刚曾和父亲以及叔叔、伯伯等人多次参与过周边不少祠堂的木雕创作,留下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家族传奇版本。但最终他们选择不同的道路,大哥天伦选择了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业,与周遇宝先生相似之处,就是育人。天思走得较远,以电器为业。
周天惠和妻子赖卓君合作的作品繁华似锦。(陈丹提供)
真正继承周遇宝先生衣钵的是天惠、天鸿。皆承继前辈的刀法神韵,又保留着独特的风格,有较高的造诣。天惠是1966年首批学员,得遇宝先生真传,又善于探索研究,先后参与了清明上河图及大观园的创作,在潮汕各地的祠堂也留下不少精湛之作。如今虽已封刀,但放置于普宁市溪南古村落,由他凿柸,妻子赖卓君细刻的作品素木雕半畔花篮《花繁似锦》,还是见证了他的不俗功力。
周松茂与周锦辉合作木雕(陈丹提供)
三子周天鸿,秉性仁厚,与父亲周遇宝先生一样真正获取了木主仁的仁慈、善良、温和、博爱。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的变故撑起整个家庭,同时也和妻子周艳平继承祖业,共同留下许多力作。最有名的莫过果陇鸡笼山村爱国侨领庄世平先生家族的祖祠木雕。第四代周松茂得其父母熏陶,也善于雕刻狮子螃蟹,曾经随着父辈南征北战,也曾经挑起父亲木雕厂的重担打下不俗的战绩,木雕成为他生命中一段最美好的插曲。但再大的生意都难以抵挡外面世界的诱惑,木雕是一种智力和体力的打拼。首先要锯木,一条钢线将樟木锯成中空,拉锯的过程就是一个重体力的过程。一块木料锯下来,常常四肢无力。随后设计,雕凿,批,磨,上漆。每次带着一身疲惫回家,已是万家灯火。于是在一次城市招工他毅然参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后将父母接到城市颐养天年,只有天鸿的弟子周锦辉继续在木雕领域深耕。
不过,木雕一直是木雕世家心中的图腾,寄托着这个家族的荣光。兴之所致,年近古稀的大哥周天伦也会雕一只狮子,细心涂上漆,欣赏狮的威猛,或者撰写一些家族木雕传奇;因为周老先生留下的资料非常少,作品大量散落各处。闲下来的四弟天思,近期购买一部专业相机准备寻找爷爷、父亲散落民间的作品。今年广州陈家祠举办木雕展览,天思也前往观看,周遇宝先生的《幸福院》也在那里展出。因为作品在玻璃橱里展示,没法多侧面拍摄,天思还是感觉到一种遗憾。他已委托陈家祠展方在展览结束时务必要拍几张立体照。因为见证过爷爷、父亲这样的潮汕大师傅的精雕细作,他对展出的一些作品还是感觉不够精细传神,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家族的木雕风范。在一篇文章中曾说过:“如果是千年的树你一定要让它再存活千年。”也许,在这个木雕家族中,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祖辈父辈曾经的灵光闪现之作再一次呈现,让世人了解这个家族的独特技能、精神和艰辛付出。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许多东西已经在不断消失,同时消失的,也有一种对待手艺的皈依精神以及对人生的独特体验。
只要有闲暇,松茂还是喜欢静下心来摒弃外边的喧嚣,锯木,凿柸,细批,沉浸在与木对话的美好时光中,有时也会与母亲探讨木雕,探讨木雕以外的人和事。这个贤惠而勤劳的母亲继承了这个家族女性的隐忍勤劳孝顺,曾经和父亲夫唱妇随雕刻过《繁花似锦》也参与过清明上河图雕刻的她如木平和享受岁月静好。木的深层含义是种子的发芽、生命延续,是新生和成长。因此松茂也会给孩子讲述祖先留下的木雕故事,并帮助锦辉在木雕行业走深走远,因为那是这个家族百年的理想、追求和求知的传承。他喜欢雕刻灵性十足的狮子,有的刚健勇猛,有的大巧若拙,有的灵动活泼,因为成竹在胸,因此刀法果断,形象生动。他认为狮子是一种时代精神,代表着大溪南的复兴,这个百年家族的荣耀,猛醒的中国梦,能够满足人们心中美好的意愿!
“无中生有,难易相承,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倾,前后相随。成就百年基业。”虽然百年之路崎岖不平,但他们不断在思考木雕的未来……
后记:传承之魂:
在以周遇宝先生为核心的木雕传承过程中,从人称“理发头”的潮汕名匠周理发到创作煌煌巨制的张维怀以及如今仍驰骋于木雕领域传承这个家族荣光的周锦辉,我们发现他们不断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了工匠精神。
传承的工匠精神之一:理念至上。坚持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满敬业精神,很怕亵渎周理发先生的好名声。周遇宝先生在遇到挫折时,他最先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千万别跟别人说我是潮汕名匠的儿子。
传承的工匠精神之二:精益求精。对每一道工序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他们眼中,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每一个细节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才算尽责。即使名声很大,也从来不放弃自己的追求。据周遇宝先生的儿子天思说:工场每次买来菜,父亲都要让他们拿过来好好看看,不是检查菜的好坏,而是研究它们的生长习性,达到了然于心的地步。
传承的工匠精神之三:持续性。一是持续性的学习,无论到那里,只要跟艺术有关的东西,他们都会用心揣摩。各种绘画艺术,只要有机会见到,都会用心揣摩。日积月累对木雕艺术的钻研,使艺术之树长青。二是学徒培养的持续性。无论到哪里,都会通过传帮带式的师徒制传承,大家朝夕相处,习性刀性充分掌握,从周理发先生到周遇宝先生莫不如此,因此在潮汕地区能够桃李满天下,也能推陈出新。既涌现如张维怀、陈炎坤、李小凤等的名家,也有大量的民间艺人,为民间祠堂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两代名匠学习什么
中国文化缺乏类似西方文明所谓的科学与理性的基因,但务实与工艺精神却一脉相传。千年科举制的功利性使传统文化中的务实与技术要素逐渐破坏,解放后一些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观念以及一些地方过分强调发展速度,使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渐渐丧失。
家族事业传承百年、甚至打造成为百年品牌是木雕家族的梦想,但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生活的艰辛,使这些家族失去坚持的动力,在多元化的时代到来之际,于是到了第三代已经开始出现异化,特别是第四代纷纷转型,他们或者从政、从商,从医,更为聪慧的一代,失去了坚持的动力。
如今,随着溪南国家级古村落不断深化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开始唤起回归。原来远离木雕行业的第三代周天思在回忆家族事业发展的艰辛中也开始反思逃离这个木雕家族荣誉的得与失,转型成功并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的第四代如周松茂等也开始寻找一种精神之根:木雕家族的荣耀。他们的目光更加远,视野更开阔,他们在积极投入溪南古村落的公益活动中也逐渐产生清晰的思路,一方面着手寻找分散于民间的属于周理发、周遇宝先生的木雕作品,准备在合适的时段能够进行展示,作为一种缅怀,同时也是鞭策。另一方面也在酝酿如何探寻两位名匠的工艺加以传承和创新。时代变了,人的审美和思维也在发生变化,与时俱进既是周遇宝先生得以发扬光大的法宝,当然也是未来能够使百年基业做强做精的关键所在。
德国人办实业的理念是小、慢、长。小而精,更能注重技术细节,追求过程的和谐、安全与成就感,从而达到极致。上百年坚持是探索本源、慎终追远,以打造能够百年传承为追求。而在目前整个潮汕木雕工艺日益萎缩,后继乏人,大部分由外地木雕艺人所占据的情况下,未来类似周氏木雕这样的家族要重新振兴,应该也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如注重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把崇尚劳动与技能,以规矩、标准、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让踏实、勤劳、守规矩成为潮汕的性格名片,同时也深挖木雕内涵,开拓创新,缔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