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圈>潮汕文化

他携木雕龙亮相央视

2024-03-18 10:16:00 来源:揭阳日报作者:蔡烨华


彩绘的龙舟龙头色彩鲜艳,气宇轩昂,须发戟张,神威凛然,霸气十足却又灵动可亲,生动地展示着揭阳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与巧夺天工的木雕技艺。随着揭阳木雕龙惊艳亮相央视春晚公益片《龙的传人》,其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师、揭阳木雕大师林养武,也随之走进公众的视野。

 

从艺40多年来,“守”艺人林养武,以刀为笔,以木为缣,方寸之间演绎刀尖艺术,一双巧手雕刻大千世界,用坚守诠释匠心,用传承诠释初心,不断将揭阳木雕发扬光大。


 image.png

林养武(中)讲解木雕技艺。 本文照片均由林碧鸿 摄

 image.png

杞上南狮 林养武 作

 image.png

木雕挂屏《梅兰竹菊》 林养武 作

 

木雕技艺是“传家宝”

 

出生于1965年的林养武,衣着朴素,不善言谈,但当他谈起木雕时,嘴角自然漾起微笑,眼睛里也闪现出一种神采。“从小看着爸爸运笔操刀,耳濡目染中我喜欢上了木雕。”林养武从事木雕来缘于家庭的影响。他的父亲林行能(1919~2007)是“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潮汕地区著名木雕艺术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潮汕木雕行业中享有“芹菜林”的美称;60年代时曾为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雕刻木雕挂饰。林养武自懂事起,便看着父亲用一把雕刀将一块块腐朽的木头化为精美的艺术品,小小年纪的他对木雕技艺充满兴趣。“我时不时跑到田里掰些泥土回家,仿效着父亲的作品捏‘泥安仔’,然后偷偷地藏在家里土灶边。”林养武回忆,好多次父亲发现他偷藏的“泥安仔”后,会指出他哪里做得不好,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看着林养武在艺术上萌发的兴趣和展现出来的天赋,林行能虽然心里头高兴,表面却不动声色。只是偶尔在与别人谈起时,他才会说:“看来我这儿子对木雕挺有兴趣,捏的‘泥安仔’倒是肖肖(像)”。

 

在林养武16岁初中毕业那年,父亲开始向他传授木雕技艺,从学绘画、磨刀、刀功,到执刀雕刻,包括木雕技艺的历史渊源,林养武得到父亲的身教言传,并在刻苦钻研中逐步坚实技艺。1982年林养武被招进揭西县工艺厂当工人。但时隔两年多后,厂里不景气,工友们纷纷转行或分流,也有过犹豫与徘徊,但最终,心中的热爱让林养武坚持了下来。1985年,他在父亲的支持下,创建了自己的木雕工作室,并将木雕技艺视为“传家宝”,刻苦钻研、努力精进、执著坚守,探索实践永不停步,传承之心矢志不移,凭借着高超的悟性和精湛的技艺,刻画着心中那份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激情,更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徒弟和儿子,希望让这份“传家宝”更好地延续下去,并得到发扬光大。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木雕是个细活,除了需要倾注大量脑力、体力与耐力之外,艺术构思无疑是最考验木雕艺人水平的,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块木头,经过细心雕琢,就可以成为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品。林养武告诉记者,揭阳木雕素以“精微镂空”技艺而闻名,集雕刻、漆艺、贴金等技法于一体,内容包括神话传说、花鸟鱼虫、戏曲故事、飞禽走兽等。其制作有着繁复的工序,工具应用有雕刀、凿、刨等120多种,镂刻技法有沉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等,除了打孔可以用电动,其他工序都必须用手工。制作一件作品,少则数日,复杂的可能要好几年,他有时一站或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为了设计图稿还会熬到深夜。虽然枯燥,但每完成一个作品,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木雕工艺讲究美观性和实用性统一,除了好看,还要实用,更要耐用!”林养武说,这便要求木雕艺人在下刀之前,要对整件作品的设计布局有充分的想象与思考,要让作品做到惟妙惟肖,不流于俗,艺人更是要胸有成竹,赋灵魂于作品。在林养武看来,木雕不止是一项技艺,更是一项艺术,艺人应存着敬畏之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也是他从父亲身上所学到的。“我爸爸性格沉稳,为人平和,鲜少有动怒的时候,只有在木雕工艺上,他要求特别严格,非常追求完美,如果稍有懈怠,他便会生气,一再告诫我们不能马虎应付,破坏他的名声。”林养武记得,当时工作室里时常有4~6个人一起做木雕,做的过程中大家都很安静,专心致志,不能交谈,更不能开玩笑,因为父亲觉得这样的行为会影响雕刻的质量。“如果做得不好,即使是输钱,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重做,说‘反正工自己有,名声不能坏!”也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林养武守住了寂寞潜下了心,长期扎根基层,钻研木雕技艺,博采众长而自成一格,一刀一槌,坚守匠心;一雕一凿,追求完美,方寸之间勾勒经典、构筑山海、演绎传奇。尽管身处乡间,多年来,上门来找他雕刻的人络绎不绝,他还先后担任揭西县棉湖佛祖宫、凤江凤湖祖祠的古建筑及木雕摆件的总设计和制作,参与泰国曼谷神龛的创作。

 

弘扬传统文化不懈怠

 

林养武擅长人物、器皿、杂项的刻画、处理,特别是挂屏多层镂空,他的作品多次在各级比赛中摘金夺银。比如,作品《龙教子》《穆桂英挂帅》2004年入选“首届中国民间作品博览会”;作品《八仙云游》2006年在“揭阳市第三届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获金奖,《陆文龙》在“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获得银奖;2009年,作品《八锤大闹朱仙镇》获“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银奖;2011年,作品《封神故事》在“揭阳市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金奖,《望子成龙》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2017年,林养武获评“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

 

在林养武的工作室,雕刻作品琳琅满目,从花鸟挂屏到历史故事建筑构件,从桌面摆件到神器装饰,还有祠堂门额牌匾、木雕驼墩、花窗装饰、木雕粿印等,其作品布局严密、错落有致、刻画细腻、刀法独特,形神俱佳,温润典雅,每一件都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和精湛的雕刻工艺。拿他利用工余时间,历时一年多雕刻而成的《二十四孝》来说,24幅图分布于4个框中,每幅图仅有长20厘米,高10厘米,人物的眉眼口鼻、建筑上的花纹装饰,雕刻精细、纤毫毕现。还有不施加髹漆贴金的木雕狮子,线条圆润,造型活泼,威武凛然却又生动可爱,刀纹木味可见可闻,朴素净雅。

 

记者更是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木雕龙,当然少不了登上央视的龙舟龙头。揭阳悠久的赛龙舟习俗造就了独特的龙舟制作技艺,而龙头是龙舟中最传神的部位,是最能体现揭阳龙舟风格和龙舟精神的载体,也是揭阳木雕艺术的代表佳品。林养武制作的龙舟龙头是选用整块的樟木进行雕刻,适配于54桡大龙舟的大龙头。“我们的赛龙舟习俗底蕴深厚,龙舟龙头更是独具特色,龙头高昂,气宇轩昂,特别是设计龙喉中空、舌头用弹簧安装,有利于空气流通,这样不单让龙头看起来生动灵活,还让龙头更经久耐用。”从事木雕40多载,林养武所雕刻的龙已不计其数,蓦然回首数十年的创作经历时他发现,雕刻,不只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希望通过央视春晚的舞台,让更多人认识潮汕木雕,让潮汕木雕走向世界。”林养武表示,此次能展艺央视春晚,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有名声”“为揭阳争光”的事,激励着他继续以工匠精神探索,追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为揭阳木雕艺术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揭阳日报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