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圈>潮汕文化

“荡到无,过暹罗”,潮汕俗语背后的沧桑移民史,你了解吗?

2022年02月23日 16:31 来源:粤东门户网作者:蔡述湘


“荡到无,过暹罗”,这句潮汕俗语形象反映出潮人“过番”史的历史背景,严格来说,“潮人过番”应算是一种移民,但是,过去移民海外和今天的移民迥然不同。潮汕海外移民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宋元时期的移民、明代移民、清代移民和近代移民。可以说,每个移民期的来临,都有它的历史原因。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十分活跃,朝廷为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加强海外贸易活动,一方面招引外商来华贸易,另一方面鼓励中国商人出海贸易,潮汕地区濒临大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潮人参加这样的贸易活动,甚至外迁居住是必然之事。当宋元易代之际,潮汕地区经历了近20年的兵祸。至元15年(1278)3月,元军由将领唆都率攻潮州城,知州马发率兵英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败。潮州城破后,元兵进行报复性屠杀,潮州俗语“刣存三家人”就记录了这一段灭绝人寰的历史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潮人纷纷流亡海外,南洋国家政府对华商诸多优待,让这些流亡的人有一种扎根的感情,于是慢慢成家立业,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潮汕俗语“荡到无,过暹罗”就真实反映了潮汕人过番的历史原因。清朝嘉庆、道光后,国力衰落,潮汕人多地少,谋生艰难。加上明清两朝长期海禁,明末清初战乱又延及潮汕。因此,潮汕许多地方的粮食无法自给,许多农民、渔民难得温饱,生活困苦。

 

image.png   ▲樟林古港


那些到南洋一带谋生的人,来到樟林,带上一些不易变质的干粮,乘上了红头船,漂洋过海。潮汕俗语说:“无可奈何舂甜粿”就是描写了这种过洋的状况。在过去,甜粿是一种稀罕食品,要等到逢年过节才舂上一点来祭祀祖先或者神祗,所以平时是绝对看不到一点甜粿的。因每次过洋,如顺风顺水,行程需一、二十日;如碰风浪,则需一个多月行程,因此必须多带一些干粮,甜粿不易变质,所以,过洋者才准备甜粿,但此举实在是无可奈何。

     

提起红头船,这是明清时代出入中国南海一带许许多多木制帆船中的一种。雍正元年(1723),清廷为便于对各省商船、渔船进行审批、登记、发牌,规定各省商船在船体两端头尾部位和大桅上半截用漆油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按规定,广东船舶涂的是红色油漆,称为“红头船”。樟林港的繁荣是因原先的渔业港转变为商业港。乾隆7年和乾隆56年两次经政府批准,共建铺屋114间,组成六条街道,外有六个村社环绕,称“八街六社”。  


第四个阶段是近代移民。19世纪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快,相应加紧了对殖民地资源的掠夺和商品倾销。这时候,潮汕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自然而然,他们便移民海外,还有一种作为“猪仔”被掠夺的华工,更是充满辛酸。潮汕俗语说“日里窟,会得入,不得出”反映的就是华工悲惨的生活。根据徐艺圃的《汕头地区早期华工出洋概论》:“据估计,从1852年到1858年从汕头掠运出洋的苦力,共有4万人。而在这6年中,妈屿岛就有8000名苦力死亡,弃尸海滩,无人过问,占运出苦力总数的20%。”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