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侨领黄迨光:纵横捭阖济沧海
2017年12月27日 15:24 来源:天下潮商 作者:陈少斌
中国汉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也。落笔现长短,力道分轻重,行云流水而凝筋骨之气,尚书法者,方显为人质地。笔墨丹青,泰国潮州会馆主席黄迨光博士数十载光阴里,执念华文教育,拟汉字书法之道,其“三才公学”已成泰国华校之模范。
黄迨光博士自幼学习中文,推崇汉学礼仪文化,他把泰国潮州会馆旗下的17所学校视为一个大家庭,治学教育,更具大爱之心。多年来,一面不断的研修提升自己,一面将中华优秀文化注入教育思维之中,探索教学本身应有之义。
旅泰华人,择居地而固守其根,泰国的潮属族群超过700万,潮汕文化在中泰两国的交流往来中,有着无可比拟重要影响。担任泰国潮州会馆主席,黄迨光博士不遗余力地弘扬传承潮商文化,培新添泽。
2017年3月6日,天下潮商传媒集团陈少斌主席一行于泰国潮州会馆采访了黄迨光主席,就中泰经济文化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和泰国潮商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作为一名蜚声中泰的成功儒商,我们在激情对话之中,充分领略其博学强识以及心理管理学在商业领域中的成功演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当以立人为先
泰国潮州会馆旗下的17所华文学校,最远学校离曼谷七百多公里。责任感与使命感让黄迨光主席每天马不停蹄的奔波在教育行程里,足迹遍步曼谷西部的17所学校,他热情、温和的背后,是科学、严谨的人性化管理。他始终坚持不违背自己的意识,他说,“我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信念。”
为培养学生对华文的兴趣,黄迨光推行统一华文课程时间的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华文学习水平,参加不同难度等级的华文课程,并积极促进学校开展华文歌曲等活动,以增进学生对华文的兴趣。
黄迨光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作为泰国西部华文民校联谊会主席,开创了一系列华文教育创新举措,他精心打造、管理的三才公学已是泰国一所教授泰、中、英三种语言的华文名校,多年的坚持,源于信奉“教育就是伟大的慈善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打造着家族产业帝国的同时,回馈当地社会并以教育践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铭记祖训,以“厚德”治学,把成功归结为“做人”二字。“做人讲诚信,做事讲信誉”赢得了商界同仁的一致赞扬与肯定。
经过不懈努力,泰国目前的华文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整个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10月,“三才公学”被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选为“海外华文示范学校”,黄迨光博士被授予“海外热心华教人士”光荣称号。
黄迨光表示,在当今泰国的第四代华人中,许多人对中华民族的情结不浓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强。因此,开展华文教育,培养下一代泰国华人对华文的兴趣,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根”在中国,意义深远,对于两国文化的交流也助益颇多。
中泰两国互联互通
潮汕根源代代相传
2016年1月10日,黄迨光博士不负众望,以绝对优势当选泰国潮州会馆第39届主席。他即表示有责任也有信心把潮州会馆的事业发扬光大,潮州会馆应真真正正在泰国潮人与故乡之间搭起一道桥梁,积极推动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泰国潮州会馆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泰国华人群体中影响深远,声名显赫。潮州会馆正式注册至今79年,明年3月份将迎来80周年庆典。泰国77府中有28个潮州分会,到处都有潮汕人从商贸易,很多行业的掌舵者都是潮汕人。泰国人口有6450万,华人占1200多万,潮人超过700万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70多年时间里,泰国潮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带动了泰国的贸易和商业模式的发展。泰国的大企业、银行家多是潮汕人。泰国有良好的创业环境,潮商在泰国的发展受重视,受尊重,泰国潮人潮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黄迨光属于第三代泰籍潮商,祖父那一辈人以刻苦拼搏的精神,带动了整个泰国商业的崛起。现在泰国的市场形势和经济社会都发展得非常好,在东南亚地区处于拔尖前列的一个国家,这与潮汕人的良好商业精神和商业运作息息相关,同样也离不开泰国政府对潮商群体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先辈们对潮州会馆寄予厚望,回馈社会,重视乡谊,要经常与国内的潮汕4市进行紧密联系,在泰国传播华人文化,提倡讲潮州话,共同支持潮州会馆的发展,加强青年间的交流互访。”为防止潮汕文化被稀释,黄迨光一直积极推进潮州会馆辖下的九属会馆、十同乡会的各项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海外新生代的华文教育,被黄迨光视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合作发展三试其法
开宗明义各得其所
黄迨光学识渊博,高中毕业后远赴美国攻读心理管理学专业,并获得了心理管理学硕士文凭。在探讨潮汕人经商发展之道时,除了强调融入泰国的当地社会人文外,纵横捭阖,谋略胆识,也在商谈间以一窥全。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黄迨光博士谙熟心理学,并通其于商业思维,取其合谋,成其合作之道。商业心理学,常在瞬息的谈判博弈之中。他侃侃而谈,通识汉学古文,为我们来访一行说书一段,如下:
“谋商合,先度其诚,再观其守,三而闻其共赢之何利。”
“先‘懂’而后‘动’,先礼而后兵。兵临城下之态,探其合作之诚,首当解其为人,合作以为人为基础,三吓而退之,魄力不够。所来之人,若仍有礼有节,笃明是非,提纲挈领申要义,成大事者也,则合作通关得法。 ”
“处世为人,乃大商切谈之基础,有谋有勇有胆略,有识有道有格局。而“先见自己,后见天地”,商海沉浮,原则和底线不可破。观其所守,便识大是大非,彼之心伏,明其所不为。遇利益纠葛,尚悉。”
“行商之道,合谋大事之人,三练其胆,磨其志、观其守,此后,才可现真格,谈合作也。对话之外,辅文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