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南:努力不懈 奉献一生
2017年12月27日 15:36 来源:天下潮商 作者:陈少斌
“人家是天上有星!” 这是潮汕老前辈评价德高望重、拥有杰出成就的人的一句善意玩笑话,其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表达出敬仰之情和自己攀不可及的感叹。现在,陈伟南先生真的是“天上有星”,在浩瀚的星空中,有一颗“陈伟南星”灼灼生辉。国际编号“8126”的小行星,是为了表彰爱国实业家和慈善家陈伟南先生而有了永久的名字。
“事业的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陈伟南人生价值观的精华,也是他毕生践行的诺言。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评价说:“陈先生是一位真正坐言起行的人。”2月23日,91岁的陈伟南先生回汕参加汕头市两会,在下榻的酒店接受了《天下潮商》记者的独家专访。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陈老思维敏捷、畅所欲言,尽现拳拳报国心浓浓家乡情。
努力不懈,成就香港“饲料大王”
陈伟南出生于潮州市沙溪镇,1936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师范(现为韩山师范学院)。韩师3年课余时间,陈伟南喜欢登山,站在山巅,眺望韩江来来往往的船只,脑子里构建着他人生历程的远景。毕业后,孝顺的他顺从了父亲的心愿,回到沙溪,卖过生柑,扒过猪粪,种过水稻,理过账目。
1937年春节过后,陈伟南终于说服了父亲,赴港谋生,当过店员和小贩。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1946年再度赴港。1947年,和林作辉合作创办了星洲胶业公司,代理销售马来西亚、新加坡橡胶。橡胶销售还算不错,但资金严重不足,借贷无门。陈林二人认定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决定量力而为,绝不拖欠货款。于是,货主对星洲信任有加,供货源源不断,规模越做越大。毕竟香港市场对橡胶的需求量有限,接着,陈伟南创办了星洲贸易有限公司,扩大经营项目,主要经销橡胶、粮油食品,总代理荷兰风车生粉、粟粉的销售。1952年,他又在澳门创办星华贸易有限公司。
经过20年的商海奋战,陈伟南已经对香港市场具有一定的洞察力。20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从转口贸易开始向工业化转移。港英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扶持发展本地禽畜饲养业。陈伟南认为饲养业的发展必将为饲料业带来无限的商机,于是在1964年创办了屏山企业有限公司。由于应市而生,屏山饲料厂的规模日益扩大,陈伟南在业界的声望也越来越高。1970年,在他的倡议、发动、组织下,成立了香港粟米饲料进口商会,会员50多家,一致推举陈伟南任主席,至今30年,深得会员爱戴支持,年年连选连任。1983年初,陈伟南引进最先进的设备生产混合饲料,屏山企业成为当时香港禽畜饲料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美国《国际饲料》杂志称“屏山企业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陈伟南也被港人誉为“饲料大王”。
实业报国,率先在穗办饲料厂
陈伟南生于旧中国内忧外患的年代,接受过当时的高等教育,在骨子里已经深深地烙上了救国兴国的爱国印。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陈伟南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动用各种关系,输入内地急需的物资,运出内地需要出口的货物。当大陆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后,陈伟南实业报国的愿望终于有了实现的舞台。1983年,他派人到广州联系客户,寻找饲料销售渠道,邀请广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温文和广州市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朱肖雄赴港,参观考察屏山饲料厂,以便开拓饲料事业新领域。
通过对广州同行的深入了解,加上香港劳力、原料成本的提高,陈伟南决定到广州投资,和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合作办饲料厂。办饲料厂,陈伟南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可是他认为在广州办饲料厂,不能照搬香港的经验,所以决定由温文一方出具体方案,他自己提出修改建议。双方很快便达成了协议。与此同时,国家经委制定了迅速发展全国饲料工业的纲要,提出在2000年之前,要健全饲料工业体系,使饲料工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陈伟南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心加快步伐,1985年1月3日,赶赴广州,察看了厂址,正式签订了合资办厂的合同和章程: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与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各投资人民币550万元,成立穗屏企业有限公司。
以当时的情况,穗方要立即向银行贷到款存在难度,于是由穗方提供建厂地皮,购买机器设备资金,则几乎全部由陈伟南垫付。陈伟南觉得,对方的合作是真诚的,只要饲料厂能早日建成,困难都可以共同来想办法解决,不能计较太多。从办穗屏开始,事无巨细,只要陈伟南能够做到的,如资金、设备、技术,他都无偿的从香港屏山送到广州穗屏,待到穗方人员能胜任了,便逐步把屏山人员撤回,完全由穗方人员负责。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一步步落实,中国民营企业的成立如雨后春笋,到1992年仅广东全省饲料厂已超过了1000家。面对如林的对手,穗屏决定引用世界一流技术设备,培训技术工人,保证一流的饲料质量。1990年,穗屏年人均产值80多万元。按香港当时金融汇兑,可兑港币110万元,而美国年人均40万港币。随后,陈伟南在广东、河南、四川等地合资合作兴办的饲料厂、种禽养殖和商贸等企业有10多家。现在,屏山参加穗屏管理的重任已经落到其子陈幼南博士的身上。
反哺家乡,从教育做起
和陈伟南有着深厚友谊的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说:“很少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崇文重教,经济非首富,坚持不懈,贯彻始终。愈做愈投入,越干越开心。” 陈伟南认为所谓奉献就是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而不在乎捐献钱财的多少。
陈伟南向《天下潮商》记者透露一个曾经触痛内心的事情。在一次晚会上有一位干部问:“陈会长,你是哪里人?”“潮安沙溪!”“沙溪很穷啊。”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这句话刺痛了他的内心,谁不希望家乡好?他认为要从本质上改变家乡的面貌和村民的命运,首先要把教育做好,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从1946年再度赴港之后,到1984年前往汕头市参加潮汕民间艺术欣赏会,陈伟南整整有38年没有踏上潮汕平原。此次回潮,他也应潮州市长郑睦鑫的邀请,到潮州观光。他在见潮州市长之前,先悄悄到沙溪走走,他发现村舍和小学几乎和38年前一样。特别是走进以一座破旧祠堂为教室的学校,内心的酸楚无法言表。在与校长交谈之后,陈伟南问:“我来建一座新学校可好?”校长除了道“谢谢”,感激和兴奋之情只能化在紧紧握手之中。几十年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如今已梦想成真,陈伟南心悦喜于表,跟潮州市长交谈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已决定在沙溪捐建一座小学”。陈伟南在沙溪捐建了沙二小学、沙二幼儿园、宝山中学、沙溪卫生院、沙溪自来水厂……这些年来,他为家乡沙溪镇捐资已逾8000万元。
崇文重教,望薪火相传
陈伟南说今天取得的成就,跟当年在潮州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1984年10月9日,陈伟南走进阔别48年的韩师母校。他每次走进韩师,总是左问右问看看,只要得知哪里需要完善时,便主动提出捐资,如果不是个人能力能够完成的,便四方联系牵线搭桥,直到事情完全解决为止。至今,他为母校捐建教学大楼和国际会议中心,教育研究大楼、教学设备、奖学金,已累计捐资超过1300多万元,受惠于陈伟南奖教金、奖学助学金的师生超过2000人。
陈伟南对家乡和教育的捐资,基本上都是自己身处其地,考察实际情况后主动作出捐赠的,经常出现“讨价还价”的情况,对话如“40万。”陈伟南问:“40万行不行?要建就建好些,我还是捐50万吧。”再如“你们建小的,我捐20万,如果建大的,我捐50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他经常仔细了解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主动追加捐款。至今,陈伟南对大陆的捐资已逾1.2亿元。陈伟南说他对教育的投入不可能像李嘉诚捐建汕头大学,像陈嘉庚捐建厦门大学那样,但是爱国同心,报国同理,希望自己的奉献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华侨回来报效祖国。
陈伟南对教育的投入不仅仅是捐资,他对晚辈的教育关爱还体现在点滴间。在他个人网站的留言板上,已经储存了将近2000条留言,其中大部分是海内外潮籍晚辈对陈伟南先生的敬佩之言、问候之语、请教之词,和他自己对留言的回复。他表示:“与年轻人沟通,教导年轻人,是我们老年人的责任,引导年轻人向上亦是我的理念,凡有益于家国的事情,必须支持之,使他们觉得有人认同,定更积极去干。我虽每日很忙,但回复各方的询问,是我的兴趣,不管大事与小事,均是出自我的亲手写作,然后由秘书代我传上网而已。”
团结协作,海内外加强大潮汕意识
1987年,陈伟南当选为汕头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开始参与家乡的议政论政。港澳地区的委员又一致推举他为港澳组组长。潮汕地区在行政区域上曾合合分分,但无论怎样分,在海外潮人的心目中,都是同一个潮汕。潮汕地区分为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四市各有政协委员。陈伟南意识到必须及时加强大潮汕意识,促进四市之间以及在港四市潮籍人士之间的团结,防止分市离心。他多方联络,四处咨询,综合意见,在他的热心精心的组织下,潮汕港澳政协委员联谊会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此后,联谊会经常开展活动,为振兴潮汕经济,协助维护港澳地区安定繁荣出谋献策。
在香港,潮籍人士超过100万,各种各样的潮属社团也有数十个,成立一个潮属社团总会,是广大潮籍人士多年的心愿。但不同的历史、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理念,要牵在一起谈何容易。陈伟南认为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团结,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潮汕、香港和国家的和谐发展。于是,由陈伟南首倡、发起组织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并受到一致热烈支持,于2001年10月正式成立。
在此期间,陈伟南又多了一桩心事,如何使粤东地区更好的团结起来,加强经济社会协作呢?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政府为振兴粤东经济而展开深入调查研究。2006年9月18日,以“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会议在汕头召开。陈伟南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向粤东各市的领导提出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协作构想,立即得到各市领导的热烈响应。2007年9月11日,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协作第一次党政联席会在汕头市隆重召开,四市书记、市长和陈伟南先生出席会议,四市市长共同签署《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协作框架协议》。2008年11月在汕尾召开了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协作党政联席第二次会议。陈伟南此次回汕特别向秘书长询问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解决,他说合作建议是他提出来的就要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