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第23~24期全球潮籍行业巨头(精英)100人>艺术欣赏>陈训勇绘画艺术赏析

陈训勇绘画艺术赏析

2010年09月15日 16:14 来源: 作者:陈少斌


 

    陈训勇1956年出生,笔名墨牛、蚁民、野豆,广东澄海樟林人。198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1994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 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广东省人文艺术研究会会员、汕头画院画师,品墨堂堂主。

擅长画蚂蚁 作品入选全国首届花鸟展及第八、第十届全国美展。国画《蝼蚁五德颂》获《第十三届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银奖及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蚂蚁作品入编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家》及建国《六十年六十强》大型画册。为第二、三、四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集)》特邀作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李铁夫纪念馆、吴昌硕纪念馆、南華禪寺、淡浮院等機構收藏。20077月至20081月“【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品展”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香港大会堂展出。大笔墨小昆虫登上中国最高美术殿堂,共叹震撼。由京城大腕王鲁湘、梁江、杨锦麟主持,薛永年、朗绍君、刘曦林、尚辉、陈履生等30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蚁展蚁事,蚂蚁写意画作品,被中国美术界誉为“前无古人”的开拓创新。该展有9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4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填补了这两个美术馆的大写意蚂蚁收藏空白。中央4台、北京3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中国美术报、大公报、香港文汇报、商报等都做了相关的专题报道。《美术》、《荣宝斋》、《中国书画》等20多家专业杂志也都发表了蚂蚁作品和专题文章。并出版有《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品集》(上下编)大型精装画册、《墨牛水墨》等画册。

 

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品展

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中国画创作完成了由“传移摹写”到  “状物言志”的转变,它早已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描绘以及仅仅满足人们的视觉愉悦,而是宗教、文学、诗词、书法以及创作者的世界观、审美理想等等方面的图形化的综合体现。许多中国画家在创作 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言写了自身生活经历中的独特感悟,并把这种体悟完美地诉诸笔端,进而感染观 众,完成作品的社会功能。

品墨堂主人陈训勇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把个人的生活感悟和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画家,在他 近年创作的“蚂蚁一族”系列作品中,这种结合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成果。

    陈训勇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身为长兄的家庭重担,坎坷的求学之路,以及暗流汹涌的商途,这些不仅未能阻碍陈训勇在艺术道路上探索的脚步,反而激发了他坚韧的进取心和奋斗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陈训勇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不凡的创业道路和奋斗的艰辛使陈氏拥有了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和悲悯情怀,深深地理解了生命的“平凡”与“非凡”、“卑微”与“高贵” 之间的辨证关系,悟出了“五德俱全”的“蚂蚁精神”,并且能够站在一个高度理解人生、理解艺术。

陈训勇笔下的“蚂蚁”,在寓意方面集草根意识、求生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奉献意识于一身:一方面,它们似乎只是下意识地完成基因中早已先期输入的生命密码,但另一方面,这种先天注入的秉性在现实中又给予我们以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面对它们,我们不能不以一种新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去观察社会;在艺术方面,陈训勇的蚂蚁画在题材上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而且,如何以传统笔墨去表现一个前人几乎没表现过的对象,这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陈训勇在两者的结合方面作出了卓有成 效的探索,成果是显著的。于是我们可以讲:陈训勇的“蚂蚁一族”系列作品,缘心所发,言之由衷;形之于笔,神在笔外,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和思想高度,在中国画创作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开创了一 个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这种尝试,我以为是很有意义的。

祝展览圆满成功!

 

名家点评: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

蚂蚁的大千世界就是人生世界,看了以后既有美的享受,又有很深的体会,意义悠远。陈训勇的画从构图、笔墨都非常用心,展出的作品有抽象、也有写实的,作品大气而不失细腻,而且非常具有诗意。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梁江:

陈训勇的蚂蚁作品,通过笔墨把蚂蚁一些可以和人类相比的东西“五德”表现出来,并加以歌颂,表达了他对蚂蚁群体一种非常深的感情。实际上也就是对人类社会美好品德很深的感情。

我觉得这个精神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而且非常深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薛永年:

陈训勇继承了中国花鸟虫草画的比德传统,别开生面。从蚂蚁这种微小,但又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团结力量的特殊生物上寄托了对我们社会发展之中最一般的、平民百姓和劳动者的赞颂,这种意义很深刻也很深远。在这些画上也发展了我们的草虫文化,在具体画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的功底了,在使用笔墨、干湿、结奏、树木间的关系处理的很好,我很喜欢这个人的画。

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

我非常乐意去读画里的字里行间,画里的哲理,陈训勇把创作焦点放在了蚂蚁上,其实已经超越了绘画的境界,一直觉得陈训勇画里的点题、创意、留白、已经接近哲学家的水平。他愿意把蚂蚁具象化、给予蚂蚁必需的尊重,“前无古人”的评价是对的。中国有十三亿人,中国提倡“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蚂蚁有“五德”,雷铎先生把蚁字拆成“义虫”,我觉得这是一个让人很惊喜的发现,中华民族延续到今天,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靠无数蚂蚁、无数“义虫”来努力,所以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句话很准确。我想他走的路会给中国的读书人带来更多启发。中国的读书人如果有更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人格,也许他们的创作空间会有更多的想象,更多驰骋,没有太多的约束才有更多的创作。我相信我们迎来了太平盛世,盛世中国需要这种没有拘谨,关注更多底层,给人们更多画之外的启发的创作者,我想陈训勇已经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学术一部主任陈履生:

陈训勇用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的方法画出蚂蚁的结构和神态。他笔下的蚂蚁,灵动而有神韵,虚实相生而有一番意趣。陈训勇着眼于一个微观的世界,并把这个微观的世界无限放大为一个可以欣赏、玩味的审美图像,他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艺术表现领域里的一种独特的选择。他的创造在于他的一种文化发现,这一发现,为我们开创了中国画表现领域中的一个新的题材,同时,也给予我们在发展中国画艺术方面的一个启示。

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

我觉得陈训勇先生的画展是一个非常独特、非常与众不同、非常动人的展览,每年的展览多了,真正能打动人的展览不多。为什么陈训勇先生的展览能打动人?重要的是他画的是蚂蚁,以蚂蚁为表现主题,首先这一点让人耳目一新,中国画历史上如此全面、深入、反复地表现蚂蚁题材的画以前没有过,这一点是前无古人的一种创造。陈训勇画蚂蚁并不是猎奇,简单的寻找一种与众不同题材,他画蚂蚁与他几十年的经历有关。陈训勇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原本想投入绘画中,但生活和命运迫使他有一段时间在商海中拼搏、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他对社会、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对人的精神有更深的体会,在这种基础上寻找蚂蚁作为载体,对蚂蚁寄托人生感悟,这样充满感情来表现作品,而不是为了简单的耍弄一下笔墨,有感情的作品才能动人。蚂蚁也不是容易画,微小得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要用笔墨,要用中国画表现出来艺术创造能力,前人没提供范本,靠自己去摸索、去探索,这个探索从展览出的作品来看是比较成功的。他寻找到了自己一种手法、一条路子,只要他能继续努力下去,前景更加广阔、更加辉煌。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

中国文化渗透到各个方面,渗透到花木草虫中,很多古代文学都是以小动物、小植物来反映人文精神,但我就是没有留意到有写画蚂蚁的。从小我们就知道蚂蚁,对她有一种亲切感,她非常可爱,又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她还是一种很有力量的动物,按照她的体重和承力来说,她是世上最有力的“大力士”。因而蚂蚁具有一种人文精神,画家对蚂蚁的关怀,就是对人文的关怀。他把蚂蚁放大来看,就是把蚂蚁的精神放大来看。还有他的诗画也非常好,二者在构思上、艺术表现上互相挥发、互相启发,是一个共同体,这正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文化的文脉。我预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艺术批评家刘释之:

说陈训勇是“中国蚁王”,并不是说他是蚂蚁养殖专业户,而是说他把这个世界最微不足道、卑微得无法再卑微的小动物,堂而皇之地搬进了中国画领域,并且成功地以大写意的手法将其上升到一哲学的高度和一技法的高度,从而填补了中国画这一题材的空白,成为古往今来全面、深入、反复刻画蚂蚁、讴歌蚂蚁、为蚂蚁树碑立传第一人。

分享到:
潮商活动
  • 活动预告
  • 活动论坛
活动报名

点击我要报名

活动论坛
潮商新闻